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传记专栏

传记专栏

《赵广庆自传》之一:我的家庭

2023-08-06 11:37 抚顺七千年 赵广庆 1725
1935年1月10日[农历甲戌年,丁丑月(腊月),丙戌日(26)],我出生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老河土乡岗石营子村。这是一个汉蒙民族集居村落。我的家族在清代属八旗汉军镶蓝旗。“岗石”,从地名就得知这是一个到处都是石头的地方。
  1935年1月10日[农历甲戌年,丁丑月(腊月),丙戌日(26)],我出生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老河土乡岗石营子村。这是一个汉蒙民族集居村落。我的家族在清代属八旗汉军镶蓝旗。“岗石”,从地名就得知这是一个到处都是石头的地方。

  但是这里的石头是不堪使用的,属凤化石,一砸就碎。地属辽西丘陵地带,山不高,大地土层很薄,不能含水。到处是碎石。因此“十年九旱”,大多是春不得苗,且春风呼啸,严重时路不见人。民居是土平房,一明两暗,墙为石砌,房顶梁檩秫桔盖土。

  1948年土改时,我家有土地8亩,房4间,10口人。被划为下中农。每人分地8亩,以种高粮为主,配种包米、谷子、黄豆、棉花、乔麦等。生活极端贫困。有许多人家逃荒吉林、黑龙江。

  按照历史资料和残缺的家谱记载,赵姓始祖名叫造父,他是个驾驭能手,将训育好的八匹马主动献给周穆王。周穆王命造父驾车西游昆仑山,沿途用时三年多。忽然得知国内有人造反。周穆王急命造父驾车返回。每日车行千里,赶回都城,平息叛乱。由于造父有功,周穆王把位于今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这个地方封给造父,作为他的封地。于是赵姓成为显族,日益壮大起来。

  后来赵姓与魏姓、韩姓三家兵造反,从晋国分立起来,建立起独立的赵国,成为战国中的一个强国。战国时被秦国吞并,赵氏后代开始分流各地。这支生长在原山西赵城镇的人,就以地为氏,称为赵姓,并由此延续下来。到了明代,有赵氏先人名叫赵鲁的人,率族人从洪洞县赵城镇迁往今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居住。又过了许久,这支赵姓又迁居今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大黄沟乡南华居住。泗水地处黄河古道左岸,河道高于平地4—6米,几乎连年遭灾,人或鱼鳖。

  清顺治年间,黄水改道,大黄沟乡全乡被水吞没,村民所剩无几。村中赵姓人家剩余人口开始四处逃生,其中一支沿途逃往关东。经过多年辗转,来到现今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落脚求生。这支赵姓就是我的先人。

  记忆中的祖父名叫赵诚,他生存在民国年间。当时村中赵姓人家众多,他独支一门,家有薄田20亩,门前有场圃5亩,专种“大烟(鸦片)”,收益颇丰。祖父不爱劳动,又染有吸毒恶习,,家境逐渐衰败。到我父辈时已很贫困。父亲兄弟两人,父赵九坦,叔赵九海,生活无以为继,只好常年外出给地主“抗活”。村东10里有地名叫泡子,这里的海姓地主家开烧锅造酒,家大业兴,父亲在海家“抗活”种地连续8年,叔父在海家赶“洋车”(马车)10年不止。

  父亲积攒一些钱财后,回原籍岗石村治了田产,45岁那年才与母亲成婚。他无文化,性格暴燥,但很倔强。他生有五子两女多达七人。1962年在“自然灾害”中,因饥饿故去。母,无名,善治家,情慈善。生5男3女(1女与先夫张氏所生)。1978年患“脑血拴”,在抚顺第二医院治愈。1983年在原籍突然昏迷,无痛而终,享年七十有三。父母合葬在原籍岗石村后山。

  我的老屋是湾子炕,我幼年时睡“邮车”,玩“爬犁”,妹妹们玩“嘎拉哈”,这些都是满族习俗。由于这里又是蒙族聚居区,母亲曾收认本村蒙族安姓家女为干女儿,过从频密,又融蒙古习俗。逢年节日,晚辈们向长辈问安时,即用满语“嫫嫫”又用蒙语“门得勒”。

  我们兄妹七人,五男以“吉利庆祥福”排列,女以“玉”字相称。长兄广吉,无文化。家中人口众多,又贫。其为长,因此负担较重。幼年即随父母到阜新新邱煤矿挂号,当“杂役”,挣得微薄薪金,帮家人糊口。从1948年“土改”时起,他先后在本村任武装队长、村长、村党支部书记等职三十余年。他生有三男二女。常期家贫,始无转机。老年患有多种疾病,2010年病因不清,吐血而终。葬岗石北山父母坟莹脚下。

  二兄广利,长我1岁,小学文化。1950年,只有17岁的他,到阜新新邱煤矿当矿工。他自立图强,肯于奉公,不久入党,后提为新邱露天矿信号班党支部书记。1963年因带头响应“扫除泳盲”号召,业余时独自到野外习游泳,不慎溺水而亡,时年29岁。遗有1男1女。他的骨灰移送原籍岗石埋葬。

  四弟广祥,独守老屋,陪老母寿终。他小学文化,幼年跟随父亲与长兄下田种地。成年后独支家业。后在乡政府帮办工商,交际甚广。喜饮酒,少饮食,旷日持久,患癌症。2008年逝世于大连家中,葬于大连。遗有一男一女。其子在大连定居。

  五弟广福,初中毕业后回原籍,任本村党支部书记多年。为人上进,坦诚,有智谋,勤恳,善持治家。有一子二女。1997年其家由原籍迁至抚顺高湾,父子以经营出租车为生。后投其在大连的长女,在此立业。

  大姐,无名。同母异父,本张姓。日伪时期出嫁阜新市新邱煤矿勘探工程师檀树良。起初住新邱矿日本社宅,生活美满。后搬迁至新邱区郊居住。姐夫去世后,生活开始贫困。姐夫与姐姐对我家照顾甚周。日伪时期,我家曾投奔他去,经姐夫周旋,全家落户新邱矿四坑住宅。

  大妹赵玉环,高中毕业后,在阜新广播电台任职,后下放原籍任小学教师。过着半工半农生活。因患不治之症,离开人间。身后留有两男一女。

  二妹赵玉兰,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沈阳农学院园艺系蔬菜专业。毕业后先后在阜新市国营农场、阜新市纺织场、阜新市园林处任职。她在沈农读书期间,与本校同学张书杰相爱,毕业后结婚。后患不治之症,英年早逝。留有一男一女。

  我生1男2女。长女赵雅荣,毕业于抚顺市高湾高级中学,因“文大”期间混乱,没有高考。先任高湾广播站广播员,后调高湾农场财务科、计生委。她性格开朗,有灵智,善理事。1998年因患不治之症而去。时年46岁。遗有一子,已成家。

  子赵景坡,初中毕业后,服役于沈阳装甲兵坦克三师(驻四平)。退役后分配到抚顺新抚钢厂当工人。1992年因与人殴斗,不幸致死。时年34岁,身后无子女。

  次女赵雅娟,初中毕业后,任职于抚顺服务公司。其夫在抚顺经济开发区工作。一子任职于辽阳人民广播电台。

  我的先辈始终过着贫困生活。1941年,因家庭人口众多,生活无以为继,举家从原籍岗石村,搬迁到阜新市新邱煤矿谋生。当时大姐居新邱矿。姐夫檀树良,时任阜新市新邱煤矿勘探工程师。经他周旋,大哥广吉挂号在新邱矿当“杂役”。

  母酪煎饼,父街头叫卖,一家人免强度生。当时我家住在新邱矿东部四坑矿工社宅。这里是大面积连山的矿工平房,屋脊有的用瓦,更多的是用油毡纸。室内狭小,进门就是炕,一年四季屋内生炉,即用来烧饭又用于取暖。按配给制定额按时领取包米面,断无细粮和油类。矿工们每日下井,家人忧心忡忡,经常有去无回。

  在我家所住的社宅内,有刘姓独身住户。该人平易近人,学识渊博。每日下班后,在他的房舍内,经常聚拢着一群矿工。有时我也去听他的话语,只是年小,他讲的话大都不懂。忽一日,此人被抓到劳务系,被打得鼻孔流血,放回家来,只见得遍体鳞伤。由于我家与他的房舍靠得很近,因此我有时送窝头给他。又过了月余,他不见了。后来听人说,他是以“思想犯”的罪名被捕的。又后来有人说,他是从山东秘密来的共产党。

  穷人总恋故土。1945年日本投降后,父亲决意把家搬回原籍岗石村。其实原籍已经没有了家。我们离家去新邱煤矿谋生时,仅有的6亩土地已经转给本家二叔耕种,那4间土房已经由亲属家占用。为了全家返籍,需要先做准备。于是父亲带领我先行回家。这一次回家,父亲与二叔发生了冲突,亲哥俩打得不可开交。从此两家的关系,乃至我和二叔的关系开始疏远。

  二叔只生两个女儿,没有儿子。在那时没儿子的人家被称作“绝户”。然而我的母亲生了5个儿子,家境虽穷,但人丁兴旺。当时二叔有意在这5个侄儿中,过继一个以便不断烟火。当时在我们5人中最有可能被过继的就是我。但是这事迟迟定不下来。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的母亲不同意,其次就是二婶娘不积极。后来我在阜新县工作时,我的二叔曾到过我家,事已时过境迁,当然不必提起。后来我经常想起这事,倒有些后怕。二叔家在土改时被划为富农。如果我被戴上这样的家庭帽子,什么入党提干,都无从谈起,我的一生会是何等走势,实在难以预测。这是我前半生所遇到的第一个差道口。

  再来谈父亲与二叔那次磨擦。我与父亲离开新邱煤矿住宅,赶回家,因没钱买火车票,徒步走了150里。那又是三伏天。回到家后,只见二叔家正做荞面锅贴,我又饿又谗,但是没有人出来叫我们去吃。于是父亲带着我到的老屋房顶上去搓高粮头(从高粮楷上脱粮粒)然后用碾子压面,临时找锅作饭。其实我家已离开这里有4个年头了,离开时我家的6亩地已全部转交二叔耕种,这4年间二叔颗粒没有交给我家。现在连一顿饭都不给吃,何况又是近族,实在说不过去。于是父亲背着口袋去向二叔要粮,不知这老哥俩是怎么交谈的,只见二叔用他家锁粮仺的铁链子打了我的父亲。不久我的二哥广利从新邱回来,听说这事后,他又去打了二叔,于是两家更加不和。

  “二叔事件”发生之后,我和父亲又转回新邱矿去搬家。新邱离原籍岗石村150里。没钱买火车票,男女老少坐着一辆毛驴车,拉着破烂家产,往老家赶来。那时正是兵荒马乱的年代,走到地名叫大巴的地方,遇到了土匪马队,大约有五六人。威逼全家人卧于地下,不许稍动。土匪搜遍所携带物品,无一可取。正在这时,只见有一铁路验道车开来,土匪们以为来了警察。于是骂了声“穷鬼”,扬长而去。后来我回想到当时那土匪携带的竟是一些假枪,是把洋门锁用各色软布包裹,以势吓人。(待续)


该文章所属专题:赵广庆专栏

赵广庆先生

  赵广庆(1935-2022),辽宁省阜新县人,蒙古族。曾任抚顺市委宣传部副处长、处长,抚顺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抚顺市建委编辑室主任,《抚顺年鉴》编辑部主任、抚顺市地方史研究会副理事长。

  赵广庆先生是抚顺市宣传文化系统有成就的领导人之一,常期以来,他在从事我市宣传文化工作领导工作的同时,致力于抚顺史、清前史、辽东史、东北民族史研究,是知名的地方史研究专家。他先后撰写出版《抚顺通史》《抚顺史略》《抚顺城市建设史》《抚顺史研究》《抚顺百科大事典》《赫图阿拉》等8部专著。编辑出版《当代抚顺》《抚顺年鉴》等11部资料。在抚顺地方史研究领域做出卓越贡献。

标签:赵广庆自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