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干三团老战士后代吴洪广先生来抚顺“寻亲”
8月8日,原沈抚联合县基干三团供给处主任吴波之子吴洪广先生,从深圳来到抚顺,参观沈抚县委遗址纪念馆,追寻父辈生活、战斗足迹。
1946年3月,苏联红军撤离沈阳回国,国民党军队迅速占领沈阳,不久又陆续抢占辽阳、抚顺、本溪等城市,控制了区域内的公路、铁路交通。活动在姚千户屯、祝家屯一带的沈阳县委与后方联系被切断。中共辽宁省第三地委根据这一形势,决定将沈阳、抚顺两个县合并,组成沈抚县委,开展敌后斗争。
基干三团是由原沈抚县保安团三个连和原抚顺县大队两个中队合并组成,连同各区区中队及地方干部,总人数约1000余人。由张志超任团长,张澍任政委,徐嘉扬任参谋长,吴波担任供给处长。
基干三团在沈抚县委领导下,对敌后游击战争各项工作做了周密部署,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击敌人,使敌军疲于防备,屡屡受挫。
吴洪广先生退休以后,花了大量精力研究其父亲及所在部队在抚顺三块石地区开展敌后斗争的历史。几年来,他查阅大量档案、史料,被父辈们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深深感动,对抚顺地区也充满了向往。
吴洪广先生介绍,父亲吴波原来工作在359旅,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按照上级命令,从延安来到东北执行特殊护送任务。此后,被重新安排在基干三团负责军需保障工作,后来又随部队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全国解放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吴洪广先生回忆说:“父亲在抚顺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是他军旅生涯中最难忘的时期。当时敌人封锁十分严密,斗争环境非常艰苦。有一次部队曾经一个月没有下山,军需供给工作十分艰难,父亲总是冒着危险、竭尽全力地去完成任务,吃了太多的苦。”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基干三团共经历了大小战役70余次,牵制、歼灭敌人大批有生力量,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作战,这期间,军需保障工作功不可没。“我父亲是一个严谨的人,工作认真细致,军需保障工作十分出色。当年他负责隐藏在山里的军需物资,从没有被敌人发现过,更没有丢失过,多次得到团领导的夸奖。”吴洪广先生说。
抚顺县马圈子乡负责宣传、文化工作的负责人曲晓芳、刘凤德给予热情的接待。
沈抚县委遗址纪念馆内,吴洪广先生在馆内讲解员的引导下,小步慢慢移动着。他认真阅读着馆内图文介绍,仔细端详着每一件馆藏文物。忽然,吴洪广先生在一块展板前停下了脚步,他一眼认出了展板上的父亲照片,此刻他非常激动,泪水夺眶而出……。
吴洪广先生用手轻轻抚摸着父亲的照片对大家说,父亲生前多次表达过,想回抚顺看一看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今天我来到这里,也是代表父亲回来的。接着,吴洪广先生将自己撰写的《军旗下的父亲》一书赠送给了纪念馆。该书是在其父亲的档案材料基础上完成的,重点反映了当年基干三团开展敌后斗争的相关情况,有着重要史料价值。
下午,吴洪广先生又来到了抚顺党史学会,原抚顺市社科院副院长、著名党史专家王平鲁先生与吴洪广先生见了面,双方就当年的基干三团有关情况,进行了交流。
吴洪广先生是几年前通过抚顺七千年(玄菟明月网)与抚顺建立联系的。抚顺历史文化学者卢然、黄韬、唐洁陪同参观。临别时,吴洪广先生依依不舍,他说抚顺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抚顺城乡并没有如媒体渲染的那样落后,城市、乡村都很美。他希望抚顺要深挖历史文化,助力城市经济发展。
抚顺历史文化学者黄韬(中)、唐洁陪同吴洪广先生参观沈抚县委遗址纪念馆
吴洪广先生看到父亲的照片十分激动
左起:刘凤德、卢然、吴洪广、黄韬、唐洁、曲晓芳
原抚顺市社科院副院长、党史专家王平鲁先生(右)与吴洪广先生交流基干三团开展敌后斗争的有关情况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1995年7曰29日抚顺遭遇特大洪水
- 下一篇:当百年“抚挖”遭遇“宁波思维”
相关文章
-
03-08基干三团参谋长徐嘉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