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相适:抚顺的桥头文化之十(新宾老城桥)
桥还叫老城桥,南北向横跨苏子河,桥南头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赫图阿拉故城”。
下图截取景区示意图。
老城桥的正面、侧面。
桥北连接东南公路(东江沿至南杂木),公路北有一座旗帜状雕塑,上书“清王朝发祥地 后金第一都城”。
桥北头立牌“赫图阿拉城”。
先了解一下赫图阿拉城的历史。该城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的居城,努尔哈赤出生在这里。1583年,努尔哈赤为报祖父、父亲被官军杀害之仇,愤然起兵,拉开统一战争的序幕。势力逐渐强大。1603年,将权利中心由硕里岗城迁到赫图阿拉城。赫图阿拉满语,义横岗。
硕里岗城位于永陵镇二道河村。努尔哈赤在此城16年,组建四旗,发明满文,打败九部联军的进犯。天聪八年绘制的《满洲实录》有一幅图标注了这两座城。图中心是赫图阿拉城,图上方明确标注“硕里岗”城。权利中心迁出之后,硕里岗城成了老城。
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组建八旗,统一建州女真,于1616年登基称汗,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建元天命。1619年取得萨尔浒大战辉煌胜利之后,将国都迁至界藩城(在铁背山上)。1634年,在改大金为大清的前夕,皇太极颁旨,尊赫图阿拉城为天眷兴京,沈阳为天眷盛京。兴京城里设兴京衙门。二百多年之后,于1877年兴京衙门迁到新兵堡(新宾镇)。
衙门迁走之后,赫图阿拉城成了老城(此名延续至当代),而硕里岗城则成了旧老城。旧老城满语叫费阿拉城,或者佛阿拉城。注意:佛阿拉城是建城280年之后出现的名字,当时叫硕里岗城。
下面到赫图阿拉城看看。
上图城的北门。
桥南头迎面是努尔哈赤的塑像。
全国文保单位和4A景区碑石。
城的东门。
这个院落叫塔克世故居,是努尔哈赤出生地。
泥草房,三合院,努尔哈赤出生在正房。
室内的陈设。
泥烟囱、砖烟囱、祭天用的索罗杆。
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此时是四大贝勒之一统领正白旗。图为正白旗衙门。
城中有一眼汗王井,号称千军万马饮不干。
这是赫城的核心,左为努尔哈赤登基的汗宫大衙门,右为汗王寝宫。
模拟的汗王登基大典。(图片采自网络)
后金宾馆的满族特色美食八碟八碗颇负盛名。(图片采自《遥远的赫图阿拉》)
出城的东门,是中华满族风情园。(图片采自《遥远的赫图阿拉》)
园里特地修座小型水库,名曰赫城湖。湖的东侧是满族博物馆,后金时期修建的地藏寺、显佑宫。那时共修了七大庙,给多民族各阶层人士提供精神寄托的场所。下图是冬天的赫城湖。(图片采自《遥远的赫图阿拉》
湖南侧的《满族历史文化长廊》,以壁画形式表现从三仙女误吞朱果一直到清帝东巡的主要场景。(图片采自《遥远的赫图阿拉》)
清朝统一全国之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共九次东巡,在永陵陵宫祭祖之后,都到兴京城阅视。君臣感慨之余,写下一些诗篇。
老城桥的前身,四百年前应当是座木桥,它承载着八旗勇士的出征与凯旋,见证了女真先民由渔猎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跨越。也目睹了一百多年前沙俄强盗对古城的抢劫与破坏。当代,它热情迎送辛勤的建设者,他们把古城打扮得如此端庄豪迈。
赫图阿拉城是中华各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游人至此,在观赏浓郁的满族风情的同时,会感受到满族那种开放包容,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可贵精神。这也是中华大一统的宝贵精神。
本美篇采用《遥远的赫图阿拉》多幅图片。这本大型摄影集由赫图阿拉旅游景区与新宾满族自治县摄影协会共同出品,张玉兴任主编。在此,谨向本书的编者、作者致以诚挚的感谢!
最后发一张照片。
那是2015.7.2,我和另外三位受抚顺满族联谊会指派,陪同台湾满族协会理事长爱新觉罗氏袁公瑾,先到陵宫祭拜先祖,然后到赫图阿拉城参观。图为我与袁公瑾在汗宫大衙门的合影。王旭久摄
(孙相适文并摄影 于2023.9.6)
作者简介
孙相适,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人,1941年生,满族,母亲爱新觉罗氏溥字辈闺秀。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后,迁居抚顺,专心研究清前史、抚顺地方史和满族姓氏。曾任《清前史研究》刊物执行主编。2014年出版50万字专著《走进满族姓氏》。其散文、诗赋散见于抚顺报刊。
相关文章
-
09-14孙相适:抚顺的桥头文化之七(台沟大桥)
-
09-07孙相适:抚顺的桥头文化之六(君子桥)
-
08-31孙相适:抚顺的桥头文化之五(新华桥)
-
08-24孙相适:抚顺的桥头文化之四(东洲河口桥)
-
08-17孙相适:抚顺的桥头文化之三(和平桥)
-
08-10孙相适:抚顺的桥头文化之二(望花桥)
-
08-03孙相适:抚顺的桥头文化之一(将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