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然:《寻找记忆》具有全局意义和时代价值
2023-09-23 12:59 抚顺七千年 2258
星威的《寻找记忆:一个城市的民间史》,像是一面明镜,可以照进现实,也能照亮未来。“前人如何而得,则我可从而仿效之;如何而失,则我可引为鉴戒。”这部作品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细致的思考,给人以重要思想启迪,这将也有助于人们加速构建与时代相适应、与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文化。
星威的《寻找记忆——一个城市的民间史》散文集出版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不小的反响。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对这部作品进行品评、解读,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作品的理解。
星威这本散文集,用笔简练、用情至深。他以抚顺这座城市为基点,回溯并重构人们早已模糊了的时代。很多读者特别是与作者生在同一时代的读者,通过他的文字,唤醒了尘封已久的记忆,感慨不已。但,这并不是该作品引发关注的主要原因。
星威这本散文集的主题指向十分清晰,是“一个城市的民间史”,写的是发生在20世纪东北工业重镇抚顺的故事。“何谓史?史也,记事者也。”但现实中,并非所有的事,都有记录的价值。能够进入史、志范畴的,都是经过确认的、有重大价值的事。我们通常所接触的史、志,多以单位、组织的视角构建评价、完成记事的;而所谓“民间史”,当是有别于单位、组织,是以民间视角记录下来的事。星威的作品虽然自称是“一个城市的民间史”,但她又不同于一般的民间史。通常,民间史作为社会记忆的一部分,尽量按照已发生的事实,还原其生动本质。而星威笔下的“民间史”,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同时,又多了一层思辨色彩,或叩问时代,或启迪灵魂,或透视人性与社会性之复杂关系等等,这样的民间史更具时代价值。
如《幸福楼》里吴畏他爷——老吴头,常以西装马甲、棕色皮靴、格呢子鸭舌帽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幸福。可是,也正是这种幸福,埋下了他后来的不幸,老吴头为此陷入了生命的沼泽,不能自拔,最终从“幸福楼”离开了这个世界。作者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渲染人间悲情,而是以极其沉着、平静的笔法,从更高维度思考幸福的本质,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史学之所求,则为理,而非事”。很显然,星威笔下的民间史“求理”要重于“记事”,他将自己深邃的思考,巧妙地融入作品之中,娓娓道来。李犁先生的评价是:“安静庄重,深邃辽远”。所以我们在阅读他这部散文集时,总会不自觉地陷入沉思。他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个时代的切片,让我们有机会观察到事物内部的机理,形成独立的、更为完整的认识。
作家是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同时也是这个时代的评判者。从更高的时空维度来观察,我们今天所生活的这个时代,是历史上碰撞最为激烈、变化最为迅速的时代。以现代工业革命为标志,我们从延续数千年来的农耕文明迅速过渡到现代工业文明,传统农耕社会里那种“清淡、简远、自适”状态被“求新、求变、求进”的时代主题所取代。这种急剧变化对于我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认知等都造成猛烈的冲击。快节奏的时空变化,剥夺了我们深度思考机会。有时,人们的新的思想观念尚未完成定型,就迅速被更新的认识所覆盖。而抚顺,就处在这种变化的风口之上,人们的感受尤为强烈。
20世纪初开始,抚顺在极短时间里,就从数个零散的小村落,迅速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工业大都市。1949年以后,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又以超常规手段再次实现了抚顺大规模扩张,使其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特大城市之一。与其他地区和城市相比,抚顺率先完成了由农耕生产向大工业生产的过渡,这迫使人们由传统的农耕思维迅速跳转至工业思维,越过了其他地区经历的较长适应阶段。从更深一层观察,星威笔下出现很多带有戏剧性的“冲突”,其实都是这种快速转身带来的负效应,即不同的思想观念对撞、纠缠的结果,包括对社会管理模式的各种尝试与探索,对公权利、私权利的不断认识等。
抚顺主体人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东南西北各种不同的文化杂糅在一起,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地域文化形态。居住在幸福楼里的那些“操着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四川、广东口音”的人们,自然也会产生程度不同的观念碰撞。人们在努力守护着乡邦文化的同时,也在慢慢接受着异乡文化。在岁月的磨砺下,他们逐渐由地道的外来户,打磨成 名副其实的“坐地户”。
抚顺是中国社会快速城市化的缩影,早20世纪70年代,抚顺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人口快速集聚,实现了城市化。快速城市化的抚顺,其文化根脉同时具有乡村与都市、农耕与工业两条直根系,这两条根系交织在一起,既有吸引,也有排斥,更有融合,构成一幅生动的现实图景。星威作品中所表现的,正是这两种根系相互交叉的最初阶段,这对于我们认识现代中国的都市文化大有脾益。
星威笔下的《幸福楼》《人民剧院》《小人书铺》《东三路粮站》《市立医院》《亚洲照相馆》等场所,如今多已不复存在,人们对这种变化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感伤。其实,星威这部作品的着眼点还不是这些感伤,而是精准地记录下了人们的思想急剧“变迁”及其所产生的激荡。星威所寻找的,是城市中你和我的记忆。但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又不仅仅是你和我的记忆,而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比如《小人书铺》的那本名为《十五年展望》的小人书里的大胆展望,可是当时全国人民的共同展望。
抚顺是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奠基地,是先行工业城市。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抚顺是中国对外展示社会主义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每年都会有大批外国友人来到抚顺参观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抚顺也是研究中国社会之巨大变化的样本之地。星威这部作品,实际上是将准星对准了中国社会大变革时代、对准了抚顺这样一个重要的样本城市而进行的细致地观察和深度思考,这种视野和格局早已超出了地域局限,也超越了一般民间记忆所能实现的功能,其更具有全局意义和时代价值。
“史者,前车之鉴也”,星威的《寻找记忆:一个城市的民间史》,像是一面明镜,可以照进现实,也能照亮未来。“前人如何而得,则我可从而仿效之;如何而失,则我可引为鉴戒。”这部作品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细致的思考,给人以重要思想启迪,这将也有助于人们加速构建与时代相适应、与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卢然,历史文化学者、抚顺七千年网站创始人)
2021年9月1日 抚顺市文联举办许星威《寻找记忆》作品研讨会现场
该文章所属专题:卢然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孙相适:抚顺的桥头文化之八(凤仪桥)
- 下一篇:卢然:满韵新风,必将让抚顺再次生动
相关文章
-
09-22红色抚顺之二:王鹤寿领导的抚顺特支
-
09-21孙相适:抚顺的桥头文化之八(凤仪桥)
-
09-21葛海鹰:神州北湖记
-
09-20当百年“抚挖”遭遇“宁波思维”
-
09-17《赵广庆自传》之七:“文革”岁月
-
09-16赫图阿拉城的选址在古代风水学上有什么讲究?
-
09-15红色抚顺之一:抚顺地下组织的建立
-
09-14孙相适:抚顺的桥头文化之七(台沟大桥)
-
09-12王平鲁:有诗千载咏玄菟(十)
-
09-10《赵广庆自传》之六: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