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二中记忆:从学校走出的三位重要领导人
2024-09-24 18:42 《献给母校的回忆》 李子嘉 田桂兰 关茂林
5278
民国时期从学校走出了两位重要领导人,他们由于受进步老师的影响,毕业后不久便参加了革命,并成为抚顺市委和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对抚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位是原抚顺市委书记张金声。生辰年月不祥,1928年8月考入中12级,共有73名同学同时考入,在校读书3年,193...
民国时期从学校走出了两位重要领导人,他们由于受进步老师的影响,毕业后不久便参加了革命,并成为抚顺市委和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对抚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位是原抚顺市委书记张金声。生辰年月不祥,1928年8月考入中12级,共有73名同学同时考入,在校读书3年,1931毕业。抚顺解放后,他一直做市委主要领导,1959年时为抚顺市委书记,曾有这样一般文字记载:
1959年11月11日17时至19时,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副委员长和帕巴拉·格列朗杰副主席以及随行部分僧俗官员,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汪锋和中共西藏工委副书记周仁山,中共抚顺市委书记刘金声、副市长仲子沛等同志陪同下,来到抚顺战犯管理所视察工作。
还有一位是曾任抚顺市市长的张澍。 张澍(1917-1977),曾用名张易非,辽宁抚顺县人。1931年8月考入中十六级高中,同一期考入的共50名同学,1934年高中毕业。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2月当选抚顺县首届临时参议会参议长,历任抚顺县委书记,沈抚县委书记兼基干三团政治委员。1948年抚顺第二次解放,历任抚顺军管会委员,中共抚顺市委常委、市长,书记处书记。1949年11月当选抚顺市政协主席。后调任中共阜新市委第一书记,政协阜新市第二、三届主席,是中共辽宁省委候补委员。
第三位是贺子杰,原西制油厂厂长。他和刘金声是同届同学。1945年,抚顺第一次解放后的冬天,当时的中共抚顺市委副书记王新三来抚顺接收矿务局。在此期间,由贺子杰的老师、当时的教育局长王静功,引见贺子杰和他的同学刘金声、张澍(时任我军基干三团政委)认识了王新三。王新三根据贺子杰的要求,派他去西制油厂任副厂长。1946年3月,王新三找贺子杰谈话说:“匪五十二军要进抚顺,我们要暂时撤退,你留下,把西制油厂保持住。这厂是全国最大的油厂,早晚是咱们的。”贺子杰说:“行吗?”他说:“行!我给你写个条。你什么时候混不下去,可随时拿条子到解放区。 ” 随后,他将写好的条子交给贺子杰,上书“贺子杰系我派的干部,希保护。 王新三。 ”就这样,贺子杰一直把油厂维持到解放军到来接收。
1948年10月,听说要解放抚顺,市郊已经听到枪声了,国民党二零七师已陆续撤走。10月中旬,当时矿务局的秘书主任吴葆民打电话通知贺子杰到局二楼开会,研究成立护矿委员会的事。当时在场的有林世权等人。吴葆民在会上讲了护矿委员会的宗旨是维护好矿山企业。会上成立了护矿委员会,由吴葆民任主任,贺子杰和林世权任副主任,其他各厂负责人就是各厂的主任。第二次召开大会正式成立时,贺子杰把王新三留下的条子给吴、林等人看了,他们挺高兴。
10月30日晚上,枪炮声很响,市内一片漆黑,唯贺子杰家点着灯。贺子杰想,一旦解放军进来,会奔亮光而来。果然,下半夜,解放军一位姓于的连长领人来敲门。进来后,贺子杰把王新三写的条子拿给他看了,并向他介绍了矿务局的情况。贺子杰又和于连长去找吴葆民。经他们研究,由吴葆民给矿警总队负责人李相忱打电话,做好迎接准备。
天刚拂晓,贺子杰同吴葆民领解放军于连长带领战士从南大街来到矿务局。此时,李相忱已将矿警200多人集合起来,列队迎接,枪支整齐地架在一起。解放军于连长给全体矿警讲话,他说:“你们这不叫投降,叫起义,是对革命做贡献。"7点钟左右,吴葆民通过广播讲话,宣布矿区解放,叫工人坚守岗位。此后,由解放军同矿警共同维护矿山秩序,押送煤车等。
解放当时,贺子杰主要负责跟我军联系,主要联系人是十四纵队的赵姓主任。几天后,王新三作为军代表正式接收矿务局。当贺子杰见到他时,他说:“你做得不错,我都知道了。”此后,贺子杰被任命为西制油厂厂长。吴葆民任局主任秘书,林世权负责总务处,其他人都做了适当安排。
一位是原抚顺市委书记张金声。生辰年月不祥,1928年8月考入中12级,共有73名同学同时考入,在校读书3年,1931毕业。抚顺解放后,他一直做市委主要领导,1959年时为抚顺市委书记,曾有这样一般文字记载:
1959年11月11日17时至19时,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副委员长和帕巴拉·格列朗杰副主席以及随行部分僧俗官员,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汪锋和中共西藏工委副书记周仁山,中共抚顺市委书记刘金声、副市长仲子沛等同志陪同下,来到抚顺战犯管理所视察工作。
还有一位是曾任抚顺市市长的张澍。 张澍(1917-1977),曾用名张易非,辽宁抚顺县人。1931年8月考入中十六级高中,同一期考入的共50名同学,1934年高中毕业。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2月当选抚顺县首届临时参议会参议长,历任抚顺县委书记,沈抚县委书记兼基干三团政治委员。1948年抚顺第二次解放,历任抚顺军管会委员,中共抚顺市委常委、市长,书记处书记。1949年11月当选抚顺市政协主席。后调任中共阜新市委第一书记,政协阜新市第二、三届主席,是中共辽宁省委候补委员。
第三位是贺子杰,原西制油厂厂长。他和刘金声是同届同学。1945年,抚顺第一次解放后的冬天,当时的中共抚顺市委副书记王新三来抚顺接收矿务局。在此期间,由贺子杰的老师、当时的教育局长王静功,引见贺子杰和他的同学刘金声、张澍(时任我军基干三团政委)认识了王新三。王新三根据贺子杰的要求,派他去西制油厂任副厂长。1946年3月,王新三找贺子杰谈话说:“匪五十二军要进抚顺,我们要暂时撤退,你留下,把西制油厂保持住。这厂是全国最大的油厂,早晚是咱们的。”贺子杰说:“行吗?”他说:“行!我给你写个条。你什么时候混不下去,可随时拿条子到解放区。 ” 随后,他将写好的条子交给贺子杰,上书“贺子杰系我派的干部,希保护。 王新三。 ”就这样,贺子杰一直把油厂维持到解放军到来接收。
1948年10月,听说要解放抚顺,市郊已经听到枪声了,国民党二零七师已陆续撤走。10月中旬,当时矿务局的秘书主任吴葆民打电话通知贺子杰到局二楼开会,研究成立护矿委员会的事。当时在场的有林世权等人。吴葆民在会上讲了护矿委员会的宗旨是维护好矿山企业。会上成立了护矿委员会,由吴葆民任主任,贺子杰和林世权任副主任,其他各厂负责人就是各厂的主任。第二次召开大会正式成立时,贺子杰把王新三留下的条子给吴、林等人看了,他们挺高兴。
10月30日晚上,枪炮声很响,市内一片漆黑,唯贺子杰家点着灯。贺子杰想,一旦解放军进来,会奔亮光而来。果然,下半夜,解放军一位姓于的连长领人来敲门。进来后,贺子杰把王新三写的条子拿给他看了,并向他介绍了矿务局的情况。贺子杰又和于连长去找吴葆民。经他们研究,由吴葆民给矿警总队负责人李相忱打电话,做好迎接准备。
天刚拂晓,贺子杰同吴葆民领解放军于连长带领战士从南大街来到矿务局。此时,李相忱已将矿警200多人集合起来,列队迎接,枪支整齐地架在一起。解放军于连长给全体矿警讲话,他说:“你们这不叫投降,叫起义,是对革命做贡献。"7点钟左右,吴葆民通过广播讲话,宣布矿区解放,叫工人坚守岗位。此后,由解放军同矿警共同维护矿山秩序,押送煤车等。
解放当时,贺子杰主要负责跟我军联系,主要联系人是十四纵队的赵姓主任。几天后,王新三作为军代表正式接收矿务局。当贺子杰见到他时,他说:“你做得不错,我都知道了。”此后,贺子杰被任命为西制油厂厂长。吴葆民任局主任秘书,林世权负责总务处,其他人都做了适当安排。
这三位同学为抚顺解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李子嘉、田桂兰、关茂林、王秋河编辑的《献给母校的回忆》,纪念抚顺二中建校一百周年一书己于近日出版发行,并于读者见面。
该书主要内容是跨越百年时空,以较为翔实的资料记录了抚顺二中所走过的苍桑岁月,记录了抚顺二中由弱到強的发展变化,记录了抚顺二中历届领导,教工为培养优秀学子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记录了抚顺二中优秀学子为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原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现为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吴文学为此书作序。我市资深媒体人,知名文化学者卢然为此书顾问,并为此书赠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子才、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国家知名互联网专家、新锐经济学家尉迟坚为本书题词。
序:抚顺是一座进取之城(卢然)
标签:《献给母校的回忆》
- 上一篇:抚顺二中记忆:陈庸校长请辞留洋王绵接任
- 下一篇:抚顺二中记忆:日伪统治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