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铁轨的表情
日俄之战,夹在中间的是中国。甲午战争结束,日本以胜利者姿态取得一份《马关条约》。这一棒子击晕沙俄,延续几百年远东政策才摘下的甜蜜果实,突然被人劈手夺走,沙俄岂肯吃亏,急忙勾引英、美联盟,打着斡旋中日关系的幌子,掐着日本脖子逼它把嘴里的肉吐出来。
在三大国干涉下,日本拧着鼻子退还辽东半岛。
日本撤军,沙俄搞起小动作,瞅空子紧急调兵东北。日本大为光火,一九0三年七月二十八日,日本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火药味十足的警告沙俄,如不加收敛,日本将刀枪出鞘。
远东问题摆到双方的谈判桌上,由于各怀鬼胎,一上来就谈崩了。沙俄早做好对日一战的心理防范,谈判破裂前,重新占领奉天,而且在旅顺、辽阳、珲春等地加固工事堡垒,任海军大将阿列克赛耶夫远东总督,总督府设于预想中的日军登陆海岸旅顺,统辖东北三省。
英、美两家不愿沙俄独占中国东北,虽然日本跟班儿很讨厌,但可以拿它牵制沙俄。于是,怂恿它和沙俄决斗。英国的公开词令是,日本一开始军事动作,立即给予贷款。美国总统罗斯福煽风点火,谁和日本较劲,美国就援助日本。日本有两位江湖大哥撑腰,气焰嚣张。
日俄要开战,最难的是清政府,一九0三年十二月,袁世凯在一封电文中说,日俄有役,我居局中困难……附俄则日以海军扰我东南,附日则俄以陆军扰我西北……
清政府夹在中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权衡利弊,清政府更憎恨沙俄妄图一口吞食东北。那时的中国,还没看透小日本的狼子野心,倘若及早警觉,或许这场战争会朝着另一个方向去。总之在摇摆不定的理念下,有人提出“联日抗俄”的主张。提出这一主张的代表人物,为张之洞、盛宣怀、岑春煊等人。
贵州巡抚李经羲则自作聪明地晾宽心:“反正这场灾横竖躲不过,莫不如亲日,事后赔它钱就是。”
民间借助日本赶走沙俄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甚至华侨们联电外务部,请联日拒俄,收复东北,愿意捐款充饷。
清政府举棋不定的时候,列强亮出希望中国中立的观点。于是,日俄开战前五天,中国宣布局外中立。但作为主权国家,清政府声明起码要求,即“东三省疆土,无论两国胜败如何,应归中国主权,两国均不得侵占”。日本慨然允诺:“日本政府于战事结束,毫无占领大清国土之意。”或“必不敢有损大清主权之事。”
这个弥天大谎,很快不攻自破。
相关文章
-
03-21【第一章】多情的创业者(1)古隘口的欢笑与泪水
-
03-21【第一章】多情的创业者(2)从蒙古包到关雎宫
-
03-21【第二章】天意还是巧合(1)许多年后想起他的名字
-
03-21【第二章】天意还是巧合(2)孤单少年成将军
-
03-21【第二章】天意还是巧合(3)暧鸡堡的曙光
-
03-21【第二章】天意还是巧合(4)白色的血战
-
03-21【第三章】谁识帝王心(1)集权下的独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