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市民记忆中的老存折印象

2012-03-22 13:59 辽宁日报 张春红 934
“早年的存折,一般是单层卡纸对折,只有身份证大小,说是折,其实更像是单片纸,没有供电脑查询的磁条,全部存取账目都是手写的,那时每次存的钱也就十几二十块钱。”在沈阳市沈河区居民70多岁的宋阿姨的记忆里,老存折的印象还有些许存在脑海中。她对记...

市民记忆中的老存折印象 图1

上世纪80年代的工商银行存折一

    “早年的存折,一般是单层卡纸对折,只有身份证大小,说是折,其实更像是单片纸,没有供电脑查询的磁条,全部存取账目都是手写的,那时每次存的钱也就十几二十块钱。”在沈阳市沈河区居民70多岁的宋阿姨的记忆里,老存折的印象还有些许存在脑海中。她对记者讲述了印象中较深的几个年代的存折样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在沈阳街上很少看到银行网点,储蓄所也很少,只有邮局可以邮寄钱,大多家庭好像都没有余钱可存。 ”宋阿姨回忆道。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老伴每个月的工资只有38元,宋阿姨在一家国企上班,工资也只有几十元。“那时生活都很节省,单位工资也都很少,除了花销,基本上也剩不下多少钱,日积月累也只有那么两三百元,有些人愿意存到信用社或银行储蓄所里,觉得安全,不像现在,一存都是上万元。 ”宋阿姨告诉记者,那时没有电脑,也没打印机,每次去家很远的储蓄所办理存取款,所有存款和取款业务都是业务员用笔写上去的:20元、30元,连利息的几角几分都是银行结息日由工作人员手写上去的。存折图案挺简洁的,红色比较多,还有一些类似于“艰苦朴素”和口号类的语言印在存折背面。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当年的存折  工商银行  抚顺市  储蓄所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