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路歌谣之《腰站村》
腰站村,东北境内最大的一个清代皇族村,也是关东历史上与清代帝王瓜葛最多的一个村庄。传说此地是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建立的一个骑兵传递文书的驿站,位于上、下夹河当腰,故名“腰站”。而村中的肇氏家族(爱新觉罗氏)则称,腰站村的名字源自他们的祖先──阿塔。
阿塔,努尔哈赤三祖父索长阿的嫡孙,生于后金天聪七年(1633年),官至山西巡抚,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主动要求回老家新宾看守祖陵(清永陵),被康熙皇帝恩准。关于阿塔的个人经历,我另文详述。
康熙二十五年九月,阿塔带着自己的儿子(有说带回七个儿子,另六个留在京城,又有人考证只带回四个,因其时从他的第九子至第十三子尚未出生)由京城辗转返回故乡新宾,出任永陵副尉(后任总管),路经腰站村这地方,见此地山青水秀,土地肥沃,遂勒缰下马,对儿子们说:“这地方风水不错,咱们要占!”当即留下儿子们在这里安家落户,独自到永陵赴任去了。腰站村由此得名。
关于腰站村,民间还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阿塔当年要占这地界,要占却没占,原因是村子对面山梁断了腰。此言差矣。在我看来,即使“风水”如此,阿塔也是要“占”住这地方的,用意也就在于这个“腰”字上。
腰站村这地方距清王朝的祖陵永陵仅百余里,可以说是大清王朝与祖陵的当腰,占据此地就可以在这条大清皇帝祭祖的必经之路旁迎来送往,频繁地与大清王朝的帝王们打交道,就可以让龙子龙孙们念念不忘自己这一支皇族。我曾看过一张大清皇帝东巡祭祖的日程表,由于有妃子、皇子、大臣、太监、宫女及卫队随行,皇帝与这支庞大的队伍每日仅仅能走上几十里路,腰站村作为途中的“大营”,每逢圣上驾到,这里旌旗猎猎,马蹄得得,钟鼓齐鸣,金黄避日,异彩遮月,流苏满地,薰香遍野,车水马龙绵延几十里,数不尽有多么风光。这么美好的地方,阿塔岂有不占之理?
对于新宾而言,阿塔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历史功绩就是让子孙落户腰站村。翻开清王室的谱书《玉碟》,你会从红册子里找到阿塔的名字(黄册属于皇室嫡亲)。不过,当大清王朝的皇族爱新觉罗家族几乎全部离开了新宾这块发祥地、只留下一座祖陵的时候,阿塔作为第二代守陵人,不仅在祖宗身边涎续了爱新觉罗家族的香火,还在腰站村这地方谱写出了另一部属于自己的宗谱《阿塔宗谱》。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御路歌谣之《满族与狗》
- 下一篇:御路歌谣之《下马石》
相关文章
-
03-02抚顺名胜十六胜
-
03-02抚顺绘叶书明信片
-
03-02抚顺名胜之小曲明信片
-
03-02说说抚顺的篮球运动发展
-
03-02夏园行宫
-
03-02一夜皇妃
-
03-02龙褂
-
03-02抚顺县委书记张佐汉牺牲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