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御路歌谣

御路歌谣

御路歌谣之《网户》

2012-04-07 11:21 御路歌谣 解良 2088
        永陵东十余公里处有一个村庄,村庄座落在苏子河畔,村名网户。网户,汉语之意不难理解。若从发音上考究,它发出的这个音则是满语中的一种山野菜名,据《新宾满语地名考》解释,这种山野菜叫臭根菜,...

御路歌谣之《网户》 图1  永陵东十余公里处有一个村庄,村庄座落在苏子河畔,村名网户。网户,汉语之意不难理解。若从发音上考究,它发出的这个音则是满语中的一种山野菜名,据《新宾满语地名考》解释,这种山野菜叫臭根菜,又称窟窿芽。不过,要说网户村村名就来自这种鲜为人知的山野菜,恐怕就枉费了“网户”这个词的本意:旧时的永陵因常年祭祀而雇用了二十四位专职的打鱼人,这些打鱼的汉子被称为网户。从网户村所处的地理位置看,这里无疑是当年那些网户们的落脚之地。

  清代的永陵,每年都要举行大祭六次,小祭二十四次,终年香火不断,钟鼓不绝。祭祀需要大量祭品,鱼则是主要的祭品之一,为永陵提供祭祀用鱼的就是常年守在苏子河畔的网户们。早年的苏子河水大浪高,野趣盎然,日有鱼鹰起落,夜有水鸟啁啾。河边有老柳树垂立,柳间有渡口入水;水上有小舟摆渡,木排往来,水里野鱼丛生,好不逍遥。自康熙皇帝首次来永陵祭祖后,苏子河上便有了“官鱼泡”,受雇于永陵的网户们终日在苏子河畔撒网打鱼,终年为永陵提供祭祀用鱼,并按照《大清会典》规定,父死子继,祖辈做着这种差役,直至两百多年后永陵衙门被废除,他们才收起鱼网,成为农户。
  对于昔日网户们的差役生活,今之网户村的老辈人也说不清楚,但历史对此还保存着一些零星的记忆。

  嘉庆年间,一位名叫高诚的捕鱼领催(官名),带领二十名网户提前五十天就在苏子河畔搭起窝棚,日夜守在河边,为大祭捕鱼。大祭行将来临之际,网户们已经捕到红毛大鲤鱼二十六尾,他们将鱼装入鱼篓放入窝棚附近的浅水中保鲜。哪里想得到,天有不测风云,一夜大雨,洪水暴发,网户们所打之鱼及所住的窝棚全部给洪水冲走了。祭日来临,网户们仅仅捕捞到鲤鱼五尾,去集市上买又买不到。万般无奈,永陵掌关防官只好请示皇帝钦准,用鲍鲫鱼取代了鲤鱼。作为陵差,失职是要被问罪的,即便是因“天时不利”而失职也要被处罚,也许他们都是小人物吧,史书上没有记载他们命运如何?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抚顺  新宾  满清文化  满族文化  传说  满族故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