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00:家道中落 困顿求生
1980~2000年,这是一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调整之下的阵痛史。伴随着滚滚乌金从千尺井下源源不断输往祖国各地,抚矿人把价值数百亿元的财富奉献给了国家,也在不知不觉中把多年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积累的困难和问题留给了自己。从1975年开始,抚顺矿区开始执行国家“保城限采”的指令,抚顺矿务局的煤炭年产量一落千丈。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的渐行渐深,昔日光辉掩盖下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开始浮出水面,并日益激化。其后胜利矿关闭、龙凤矿破产、老虎台矿和西露天矿限产,煤炭可采资源日渐萎缩,让昔日抚顺人引以为荣的“煤都”风光日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却是让广大员工和家属岌岌可危的生存危机:产量锐减、入不敷出、职工下岗、拖欠工资……
在棚户区生活的居民
脚踩“保城限采” 抚矿与其他所有资源开采型企业一样,无法违背矿区企业效益随同资源储量减少而下降的客观规律。尤其是从1975年开始,抚顺矿务局先后多次执行国家“保城限采”指令,致使采煤空间越来越小,产量也随之逐年锐减。
1979年,年产180万吨的胜利矿保城停采,可采储量减少6128万吨;
1987年,西露天矿保石油一厂地表稳定限界开采,可采储量减少977万吨;
1997年,朱镕基总理视察抚顺时做出“保城限采”的决定,老虎台矿、龙凤矿可采储量减少9286万吨;
1999年,龙凤矿破产,可采储量又减少近2000万吨。
抚顺矿务局闻名全国的五大矿井:西露天矿、老虎台矿、东露天矿、龙凤矿、胜利矿,到了2000年,只剩下了西露天矿和老虎台矿。而西露天矿由于受到保城限采影响,北深部不能开采,计划到2016年闭坑,而老虎台矿又是“六害俱全”的矿井,顶着“不安全不能生产”的紧箍咒。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
06-26铁器在满族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上)
-
11-10本网隆重推出《抚顺脚步》栏目
-
04-251949-1979:令人骄傲的“煤都”
-
03-30风雨百年的煤都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