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当代人物

当代人物

王海:向我看齐一起进步(2)

2012-04-28 11:14 抚顺日报 俞安 1768
王海,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抚顺石油三厂的一名班长。说他普通,他不过是集团公司10万多个基层班组中的一员;说他不普通,他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曾受到温家宝总理、曾庆红副主席亲切接见;由他的名字命名的班组曾两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荣获中国石油“百面红旗”单位、全国职业道德建设百佳...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没有上过大学的普通工人来说,掌握“洋技术”,首先得看得懂设备上的字。可是100多台通用设备、8座炼塔、几千个阀门,上万米的管线,所有的塔、罐、炉的控制系统,各种温度、压力的变化,都是用英文标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也全是英文界面。怎么办?没有捷径,只能用“笨”法。

  王海将电脑界面绘成图,请翻译把汉语写上去。晚上一边背翻译好的操作手册,一边对着图纸在脑子里模拟操作;白天到现场,就把晚上没弄明白的问题拿给专业技术人员请教。他还模仿孩子们学英语的方法,把单词和操作要领做成卡片,坐通勤车、走路、吃饭,甚至上厕所,随时随地背。为了互相促进,王海组织班组成员有机会就相互提问,还对照操作手册和工艺流程图,在现场比赛画装置、记设备。就这样,不出3个月,所有资料烂熟于胸、所有设备了如指掌,全班一次通过工艺技术考核。

  看到王海他们这些“土包子”,面对电脑屏幕上快速变化的数据,顺利实现一次开车成功,外方代表露出惊奇的目光,用生硬的汉语说:“中国工人,真了不起呀!”

  攻关路上无坦途。一次开车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实现装置优化操作困难更多!分子筛脱蜡装置,工艺操作十分复杂,介质、气候等都会影响操作指标。为了摸索规律,王海一方面找技术人员请教,买来各种专业书籍学习;另一方面,坚持细心观察生产调整带来的细微变化。由于长时间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王海和他的班组工人们的眼里都布满了血丝,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他们长了“火眼金睛”。

  经过一年的摸索,王海班总结出了产量、质量、收率3个99%的优化参数,使装置操作水平达到了国际一流,年创效300余万元。“这不仅是我们的骄傲,这也是中国工人的骄傲!”平时谦虚内敛的王海说起自己的班组充满了自豪。

  向我看齐一起进步

  曾任分子筛车间党支部书记祁国良向记者介绍,全车间10个班组实行“5班3运转”。其中,有4个班组干着和“王海班”一模一样的活儿,另5个班干着和“王海班”类似的活儿。在安全、生产、设备、工艺和劳动纪律五大指标的百分制考核下,总是“王海班”稳居第一。

  其实,在班组组建之初,人员是从各个车间抽调的,素质、技术水平不一。不善言辞的王海提出了“向我看齐”的口号,“在工作中向我看齐,上班我要是迟到,你们就可以全天休息;工作时间我带烟进厂,你们可以随便抽;夜班我打一个盹儿,你们可以躺着睡。但反过来说,我所掌握的技术你也必须掌握。”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抚顺全国劳模  王海  抚顺人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