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罕见洪灾袭永陵 总管遇难(3)
高诚日日忧心,一心盼望洪水赶紧消退好弥补过失,谁知洪水持续了半月之久。就在洪水减退后第一缕阳光普照之时,心急如焚的纲户们就开始恢复作业了。这时,距离交差只剩了五天。他们夜以继日拼命捕鱼,可这红毛大鲤鱼虽然盛产,但是毕竟也难得,另外受到洪水的影响,泡里的鲤鱼都流入了河里。五天中,纲户们仅仅捕到了五尾鲤鱼,这数目离交差还差得远。
限期终于到了。高诚拿着仅有的五尾鲤鱼胆战心惊走进了礼部,准备挨罚。不过礼部侍郎凯音布考虑到纲户们之所以未如数完差是天灾所致,对高诚宽大处理免予鞭打。可是,祭祀可不管什么天灾人祸,该来的还得来。凯音布非常着急,他急忙派人去鱼市上进行购买,另一方面又派纲户们到其他地方捕捞。
结果是令人失望的,捕捞一天,半尾鲤鱼踪影也没见着。鱼市上倒是有鱼,可都是鲫鱼,鲤鱼都像绝了迹。凯音布一年前刚刚接任了礼部侍郎的职位,遇到这种事情一时间慌了神儿,他在家里憋了一晚上,一个办法也没有想到,求神拜佛也没用。他连夜召集各位郎中一起想办法,可这些郎中们遇到的可是“百年难遇”的大洪水,也都没主意。
这时,一个老笔贴士毛遂自荐献上了计策:听说当年乾隆爷来盛京祭祖时,有一回也是因为鲤鱼奇缺而以鲫鱼替代的。既然有这个先例,不妨也用用。凯音布当即命档房差役查找档案。笔贴士们遵命,从库房里搬出几大本厚厚的前朝档册,仔细查阅起来,他们真的在乾隆年间的档册里查出了这件往事:当时也是因为天灾,纲户们未能捕捉到鲤鱼,盛京礼部将此事上奏,乾隆皇帝钦准以鲫鱼取代鲤鱼。
清朝的皇帝们有个惯例,凡事都想着祖宗家法,只要是以前皇帝做过的事情,都可以遵循他们的做法,尤其是形象高大的康熙、乾隆二帝,已经被后来的皇帝看作了膜拜的对象。办事情时只要是前例曾经出现过的,那么现在的皇帝当然也可以照搬,出不了错、违不了制。
凯音布眉开眼笑,急忙向皇帝上书,诉说自己的困境,而嘉庆皇帝当然也按照乾隆的旧例,批准了鲤鱼缺少的难题。于是,当年的中元大祭上,鲤鱼被鲫鱼所代替,成为了尊贵的祭品。
3 下一页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积贫积弱屡遭欺 义士引颈护祖陵
- 下一篇:“看守永陵山河关防”大印消失之谜
相关文章
-
11-03浑河、太子河的古称及其变迁
-
10-06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九站):洞穴文化遗存
-
10-03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
08-18盘点抚顺历史上遭遇的几次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