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为国捐躯的满乡儿女——孙铭武、孙铭宸

2012-05-21 09:41 抚顺日报 石喜龙 王丽敏 1954
在波澜壮阔的辽东抗日战争中,以孙铭武、孙铭宸为代表的抚顺籍满族抗日英雄们,在极其艰苦、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不甘心国破家亡,纷纷拿起武器,自发地组织起来,创建了一支民族抗日救国军,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斗争,消灭和牵制了日伪军的有生力量。孙氏兄弟在抵御...

为国捐躯的满乡儿女——孙铭武、孙铭宸 图1

孙氏兄弟墓碑的碑文


    在波澜壮阔的辽东抗日战争中,以孙铭武、孙铭宸为代表的抚顺籍满族抗日英雄们,在极其艰苦、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不甘心国破家亡,纷纷拿起武器,自发地组织起来,创建了一支民族抗日救国军,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斗争,消灭和牵制了日伪军的有生力量。孙氏兄弟在抵御外来侵略的殊死战斗中,不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生于1889年的孙铭武,是清原县南八家乡(现清原满族自治县清原镇)中寨子村人。早年毕业于兴京(今新宾)警官教练所,辛亥革命后曾参加辽东讨袁扩国军,后加入张作霖的东北军,参加两次直奉战争和征蒙定边作战,军衔至上校参谋长。孙铭武的胞弟孙铭宸,别名孙耀祖,1892年生于清原,1917年毕业于兴京县立师范学校。自1918年起,在清原任小学教师、校长达10年之久。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因不满军阀混战而退役在沈阳开客栈维持生计的孙铭武,目睹了日本侵略者蹂躏中国人民的凄惨情景,深感“亡国之痛”,遂返回原籍,联络同乡、同学、旧僚,雪国耻,救危亡。孙铭武回到清原后,与其胞兄胞弟3人酝酿组织抗日队伍。孙铭宸愿弃职投笔从戎,协助其兄孙铭武创建抗日救国军。其兄孙铭久决计舍弃家业,凭自己熟练的枪法,跟随孙铭武奔赴疆场杀敌。


    救国军在孙铭武、张显铭、李栋材等人率领下,缴了风道沟、小苏河等村“自卫团”的枪械,并联合“耍的欢”、“二虎”、“九洋山”、“双红”、“占林”、“双山”等山林队共同抗日。不久,抗日队伍扩大到四五百人,声势日大,威震四方,直接威胁着辽东地区的日伪政权。


    1932年1月18日,抗日救国军击退五县伪军联合围剿和取得打牛沟战役的胜利,使汉奸、卖国贼、东边道镇守使于芷山心生杀害孙铭武之心。当晚半夜时分,于芷山将以“共同抗日”之名诱骗而来的孙铭武、张显铭等20名爱国将领残忍杀害,孙铭武牺牲时只有43岁。


为国捐躯的满乡儿女——孙铭武、孙铭宸 图2


    孙铭武,字述周。孙铭宸,别名孙耀祖,字光烈,号勤廷。分别于1889年9月15日,1892年生于辽宁省清原县中寨子村一个中农家庭里,孙铭武、孙铭宸是同胞兄弟,又都是有民族气节的抗日爱国将领。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我东北三省人民遭受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之时,他们揭杆而起,在辽东地区最早竖起了抗日的旗帜,打响了辽东抗日救国斗争的第一枪。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铭宸曾多次到各学校和一些警甲单位,宣传抗日救国,动员筹款购枪,以协助其胞兄铭武扩充抗日救国军。正当他欣喜这支队伍迅速发展壮大的时候,传来胞兄孙铭武被害,孙铭久负伤生死未卜的不幸消息。这双重的打击,使孙铭宸悲痛欲绝,决心继承胞兄遗志,奋勇杀敌,收复国土。遂带领余部500多人参加了李春润领导的辽宁民众自卫军第6路军,共讨日寇,为胞兄报仇雪恨。


    孙铭宸统率全旅浴血奋战,屡挫敌军,捣毁斗虎屯车站,炸毁英额门铁路桥梁,进攻营盘,焚毁站房,切断日伪电话线。一时间,声势大震,队伍人数与日俱增,迫使日伪军龟缩清原城内不敢出击。

    为了补充抗日武装的武器和装备,坚持持久的抗日斗争,孙铭宸于1933年1月密赴北平。到北平后,受到东北抗日救国会和东北抗日救援会的热烈欢迎。张学良将军表扬了他,并发给他大批枪械弹药,支持其继续抗日。


    1933年2月8日,孙铭宸从北平回大连时,被日军水上警察截捕。孙铭宸被害前,多次遭受敌人酷刑, 41岁的孙铭宸始终坚贞不屈,痛骂日寇侵华罪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1953年,经辽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孙铭武、孙铭宸为革命烈士。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孙铭武  孙铭宸  抚顺国歌奠基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