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抚钢为我国军工、航天业作出的贡献
原文题目:《从地面到太空》——20世纪六十年代的创新成果
也许你知道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也许你知道火箭发射、导弹升空……但是你末必知道这些军工产品和高科技成果的背后,还有抚钢人一份研发炼制特殊钢的功劳。
抚钢研究所,1960年由中心试验室发展而来,担负着国外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新产品试制、新工艺研究及重点科研项目课题,同时还担负着全厂生产,重大质量问题的技术攻关。几十年来,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与兄弟单位的科研院所多次合作,在各个生产车间的全力配合下,为我国宇航、尖端科研、原子能工业、航空、航海、常规装备、电子仪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部门提供了大批新型优质材料。抚钢人在高温合金、不锈钢、合金结构钢及部分难熔金属的加工和科研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创我国超高强度钢新品种
超高强度钢主要在航空工业中用于制作飞机起落架、主梁架及联接件等。旱在1956年,抚钢就开始进行了超高强度钢的研究与试制。当时由于信息闭塞,研制与使用脱节,对使用单位的具体要求缺乏了解,因而研究的钢种尚存在较大差距,最后未能投人批量生产。
进人20世纪60年代,这种钢又广泛用作火箭燃料箱及导弹壳体等部件,世界各国已经应用和正在研制的超高强度钢不下数十种。从1965年开始,抚钢通过“三结合”的方法,先后试制了四个牌号的无铬镍超高强度钢。例如无铬镍超高强度结构钢32SiMnMoV板材,成为我国自己创制的一个新钢种。不仅资源完全立足国内,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优于国外同等强度水平的铭镍钢。这种钢生产工艺比较简单,适于批量生产,质觉稳定,使用单位试用效果良好,很快便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上一页 1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抚顺邮政通信发展历史追溯
- 下一篇:张学良泪洒元帅林琉瓦
相关文章
-
08-211958年9月28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抚顺
-
10-01“一五”时期抚顺的八项国家重点工程
-
10-27满族的育儿习俗
-
09-20谈日伪时期抚顺炭矿所的档案工作
-
09-20清入关前满洲族的社会性质
-
07-20御路歌谣之《满族与狗》
-
07-1780年代抚顺体育运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