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古代抚顺

古代抚顺

辽代“贵德州”究竟设置于何时?

2012-08-06 13:12 抚顺新闻网 曹德全 1418
到目前为止,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的契丹辽国灭亡已近九百年,但是,抚顺人民至今都不能忘记辽代给我们留下来的一“物”和一“名”。“物”是指古建筑物,即高尔山古塔,它始建于辽道宗大安四年(1088年);“名”是指贵德州的州名“贵德”二字。而今在抚顺城附近就有一条街,南跨新城路,北...

  到目前为止,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的契丹辽国灭亡已近九百年,但是,抚顺人民至今都不能忘记辽代给我们留下来的一“物”和一“名”。“物”是指古建筑物,即高尔山古塔,它始建于辽道宗大安四年(1088年);“名”是指贵德州的州名“贵德”二字。而今在抚顺城附近就有一条街,南跨新城路,北达高山路,它的名字就叫“贵德街”。

  辽代建立的贵德州,金代继续沿用,并因大官屯瓷器的畅销而声名远扬。元代,贵德州城毁于战火,但仍设贵德巡检司管辖本地。也就是说,以“贵德”命名的州、司,在抚顺的历史上延续使用了辽、金、元三朝,近四百余年。可惜的是,时自今日,我们还不能确定“贵德”之名得于辽代的那一年,也就是说,在贵德州的设置年代问题上,各方的观点尚不一致。下面,我们先对各方观点稍加分析: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贵德州”条云:“辽太宗时置,治所在贵德县(原注:今辽宁抚顺市城北高尔山前),元废为贵德巡检司”。《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亦持相同观点。辽太宗耶律德光公元927~947年在位,在这长达20年的时间内,贵德州具体应为哪一年所建,语焉不详。


  1992年由尉常荣翻译出版的渡边三三著的《抚顺史话》面世,尉先生在原文“辽代在抚顺设置贵德州的州治”下注曰:“贵德州是以贵端水(原注:今浑河)而得名,于辽太宗天显元年(原注:962年)设置”。这段注释有二个明显的错误:一是辽天显元年应为公元926年,作者写成962年,这可能是一次笔误;二是辽天显元年并不是辽太宗的年号,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26年改年号天赞为天显,但不幸的是他于当年7月病逝。辽太祖死后,朝政由述律皇后掌控。到天显二年(927年)十一月,她才将帝位交给辽太宗耶律德光。也就是说,辽太宗继位以后虽然没有更改年号,仍用“天显”,但是,只能说从天显二年(927年)十一月以后才属于辽太宗的年号。

辽代“贵德州”究竟设置于何时? 图1
高尔山辽塔


  2012年6月19日傅波先生在《辽沈晚报·抚顺版》发表了一篇有关金代贵德州大官屯瓷窑的文章,文中在阐述贵德州的来历时说:“公元926年,辽以所俘汉民置贵德州,城址即在高尔山附近”。该文所述观点是否正确,我以为其核心点在于:公元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是否有“俘获大量汉民并能将其迁至辽东建立州县”的可能性。


  我们知道,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曾组织力量以各种方式向辽东地区渗入,在其谋取了辽南地区以后,在北方它所面临的最强的敌人就是渤海国。天赞三年(924年)渤海国派兵攻打契丹辽州(今新民东北辽滨塔),“杀其刺史张秀实而掠其民”。此事激化了契丹于渤海之间的矛盾。天赞四年(925年)十二月,耶律阿保机在取得征服党项、尽取西鄙诸部的基础上,决定御驾亲征,向渤海发动全面进攻。闰十二月,契丹军攻取乌山、商岭,包围了扶余府。天显元年(926年)正月,“拔扶余府,诛其守将”,不久,契丹军包围了渤海首府忽汗城,三日后,渤海末代王大諲譔投降。二月,阿保机改渤海国为东丹国,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主持东丹国事。三月起,部分渤海原州府陆续起兵反抗契丹的统治,阿保机均派兵讨平之。五月,阿保机见大局已定,遂班师回朝。七月,阿保机在回朝途经扶余府时,不幸病逝。九月,阿保机的尸棺运回上京临潢府。朝中由皇后述律氏摄政,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内,契丹内部几派势力争夺皇位,根本无暇发动对中原的战争,直到天显三年(927年)十一月,辽太宗继承皇位,契丹国内政局才趋稳定。

  上述史实说明,从天赞三年(924年)到天显二年(927年),契丹根本没有发动对中原汉族政权的战争,因此,说“公元926年,辽以所俘汉民置贵德州”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那么,辽代的贵德州到底应该建于哪一年呢?要想搞清这个问题,我认为还必须从《辽史》说起。《辽史》卷38,《地理志二,东京道》载:“贵德州……太宗时,察割以所俘汉民置”。这条史料清楚地告诉我们:一、贵德州建于辽太宗时期,也就是说,它不可能建于公元926年;二、贵德州是“察割以所俘汉民”设置的。所以,要想搞清贵德州的设置年代,就必须先从察割谈起。


  察割是耶律阿保机的五弟安端之子。《辽史》卷112《逆臣上》中有“察割传”。察割年轻时,“善骑射,貌恭而心狡”,辽太祖认为他“凶顽”、“有反相”,一直没有委以重任。辽太宗耶律德光受太祖之敎,亦深知察割之狡诈,故在其为帝的20年中,并没有对察割委以重任。大同元年(947年),太宗崩于栾城,随后引发了又一轮帝位之争。在太祖三子李胡与永康王耶律阮之间的帝位争夺战中,察割力劝其父安端支持耶律阮。耶律阮(辽世宗)继帝位后,以拥戴之功封察割为泰宁王。其实,察割拥戴世宗继位是假,自己想当皇帝是真。天禄五年(951年)九月,察割乘世宗率兵伐周之机,举兵叛乱,杀世宗及太后于宫帐中,并自立为帝。不久,寿安王耶律璟与耶律屋质率军平叛成功,察割被杀。


  《辽史?地理志》即言贵德州是“太宗时,察割以所俘汉民置”,而在太宗朝,察割因被皇帝防范,没有独立领兵打仗的资格,其“所俘汉民”之事只能解释为察割跟其父亲明王安端出征所为。

  据《辽史》卷64《皇子表?安端》记载,安端参加过的主要战役如下:“神册元年(916年)讨平云州,天赞元年(922年)征渤海……太宗即位,有定策功;会同中,伐晋,率兵先入雁门,下忻、代。”以上史料提到的“神册”、“天赞”,均为辽太祖在位时使用的年号,只有“会同”是辽太宗在公元938年建立的年号。但“会同”年号起于938年,止于947年,共用了十年。那么“会同中”指的是哪一年呢?查《辽史》卷4《太宗下》,有:会同七年(944年)“丙子,安端入雁门,围忻、代”的记载。可见,察割在太宗朝随父出征,能俘获大量汉民的战役,只能是会同七年(944年)的伐晋之战。


  作为皇族子弟的察割,能以所俘汉民建州置县,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首先是辽朝鼓励王公大臣在征伐中俘掠人户建立属于自己的私州——头下军州;其次,其父安端早已有了自己的私州——白川州,所以他支持自己的儿子也拥有私州;第三,建立私州,有利可图,当时,辽朝规定:各头下军州,除酒税要“赴纳上京”以外,其余“入市之赋,各归头下”,另外,头下州内之兵可为头下之私甲,户可为头下之私奴。可见,察割在浑河之滨建置属于自己的贵德州(下辖贵德、奉德两县)也为他日后谋反积累了一定的军力和财力。


  会同七年(944年)察割随父伐晋,攻破忻(今山西忻县)、代(今山西代县)二州。俘掠了大批汉民,察割按照契丹人的传统做法,将这些汉民带到浑河岸边、高尔山脚下,并驱使他们建城定居,从此才有了贵德城。如果考虑到从山西到辽东的距离遥远,百姓扶老携幼行动缓慢,他们到达这里并开始建筑贵德城的时间,最快也得在一年以后。


  也就是说,察割以所俘汉民建贵德城、置贵德州的时间应该在辽太宗会同八年,即公元945年。


该文章所属专题:曹德全专栏

曹德全先生

  曹德全(1946-2021),吉林通化人,1964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69年分配到辽宁省桓仁县新华机械厂工作,1980年调入抚顺纺织局。曾任抚顺市经委处长、露天区(今东洲区)副区长、电子工业局副局长、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工作之余,他积极研究东北民族史以及抚顺地方史。取得许多重大学术成果。先后出版了《抚顺史研究》(合著)《抚顺通史》(合著)《抚顺编年史》(合著)《抚顺百科大事典》(合著)《抚顺历史的误区》《抚顺历史之谜》《高句丽史探微》等专著,并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各级报刊上,特别是在高句丽历史和清前史研究领域建树颇深,在东北史学界有较大影响力。
  曹德全先生的研究,主要从历史文献出发,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他论述的“高句丽名称辨疑”“高句丽与高丽”“论高夷”等许多重大学术问题,在学界引起广泛影响。

标签:抚顺历史之谜  贵德州  抚顺历史  辽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