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忆】徐永军:魂牵梦绕母亲河(4)
长虹卧波(四) 郑永争/摄
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从此“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抚顺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工农业生产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日益成为人们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抚顺的决策者们开始认识到,“浑河不治,抚顺不顺;浑河不清,抚顺难兴”,浑河是城市的灵魂,扮靓浑河就是擦亮抚顺的眼睛。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浑河打造成煤都抚顺最大的城市景观轴,以改变世人“产煤的地方,必定和脏乱差联系在一起”的陈旧观念。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关于抚顺市总体规划的报告》,从1983年开始,抚顺的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对浑河中部段进行了规模浩大、气壮山河的治理。先北岸、后南岸;先中部,后两端。在30公里的浑河城市段两岸,高8米的护岸大堤像两条银光闪烁的巨龙,将河道紧紧锁定在300多米宽的河床上,可抵御300年一遇的洪水。先后修筑的3道橡胶坝和两道拦河闸,犹如一道道长虹卧波,横亘于市区的河床,营造出560万平方米的水面和1500延长米的瀑布,有效地调节了城市的温度和温度。
为让“天堑变通途”,在波光粼粼的浑河之上,投资兴建和改建了新华桥、将军桥、葛布桥、长春桥、和平桥、天湖桥、永安桥等11座造型不一的大桥,再加上临河而建的新城路、雷锋大道、临江路,高山路,使市区的交通更加顺畅。在沿河修建的绿化带上,镶嵌着柳杏、绿芳、霜叶、玄莬、衔碧等8个风格各异的公园,曲径回廊、芳草碧树、雕塑小品,令人赏心悦目,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聪明的开发商从浑河的扮靓中看到无限商机,在两岸开发出大量的临水住宅,高低错落,鳞次栉比。每当夜幕降临,两岸建筑及桥梁的霓虹灯光倒映河中,光影交错,扑朔迷离,不知天上还是人间。
4 |
- 上一篇:抗日名将李红光将军血染抚顺大地
- 下一篇:“风声破译者”——钟金辉
相关文章
-
03-23《龙凤旧事》之中学时代 (续二)
-
03-22辽宁出土5千年前石人像 瓜子脸高鼻梁樱桃口
-
03-22满文出现前女真人用什么文字
-
03-22王尧:母亲回忆能工巧匠的外祖父
-
03-21你知道顺城区的历史沿革吗?
-
03-21柳枫
-
03-21满文书面语反映的是建州女真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