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煤海里的千金寨
2012-09-05 19:38 抚顺新闻网
2167
以浑河为界,历史上抚顺北有“抚顺城”,南有“千金寨”。 千金寨位于抚顺浑河南岸,是建设在南至千台山、北到大官屯之间煤层之上,东西长五里、南北宽四里的繁华居民区。它是西露天矿还没有大面积开掘之前一个十分繁华兴旺的市区。早在明朝时,这里是一个原名叫“千金所”的村落。关于“千金...
以浑河为界,历史上抚顺北有“抚顺城”,南有“千金寨”。
千金寨位于抚顺浑河南岸,是建设在南至千台山、北到大官屯之间煤层之上,东西长五里、南北宽四里的繁华居民区。它是西露天矿还没有大面积开掘之前一个十分繁华兴旺的市区。早在明朝时,这里是一个原名叫“千金所”的村落。关于“千金寨”名称的由来,据说就是因为大量开采被称作“乌金”的煤炭,获利巨大,日进千金而得来的。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建立抚顺县时,改称“千金寨”。
民国十九年(1930年)前后,是千金寨工商业最为辉煌繁盛的时期。那时,这里的居民在煤矿做苦工的就有5000人之多,小商小贩达400余户。有6所小学和1所女子师范学校,一处面积为3.5万多平米的公园,还有一处三层楼房的商场和剧院。各种公共设施也散建其中,如公会堂、炭矿俱乐部、本愿寺、老君庙等等,已形成抚顺居民最集中的一个繁华地方,成为当时抚顺县“内政外交的要冲”(《抚顺县志》)和商贾云集的地方。
由于“千金寨”正处于抚顺煤矿特厚煤层之上,而且紧靠日本人开掘的“古城子露天掘”的东北面,日本人为了扩大露天采掘,采取掘后不充填和放大炮等阴毒的手段,使居民住房下沉、灌水、震塌等,不择手段地逼迫居民搬迁到所谓的“安全地区”——一个废弃的矸子山上,即后来被称作“新抚顺”的地方。原千金寨的绝大部分地方便逐渐变成了露天矿大坑,延续了几百年的老千金寨就这样不复存在了。
(徐 洪)- 上一篇:抚顺农贸大厅新建成时的样子
- 下一篇:诠译抚顺浑清柴柳4条母亲河
相关文章
-
03-26不散的“雁群”
-
03-25抚顺劳动公园,永远的依恋
-
03-24王尧:流金岁月里的前苏联歌曲
-
03-24王维俊:村里有个姑娘二珍子
-
03-24抚顺新増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03-24王尧: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
-
03-241980年抚顺调整串休和上下班时间
-
03-23满族的萨满教变迁过程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