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古代抚顺

古代抚顺

明代的抚顺关应该在“关岭”还是在“关口”?(2)

2012-09-19 19:39 抚顺新闻网 曹德全 2526
明代,为了划分并确定汉、蒙、女真等民族的主要居住区域,防止蒙古及女真等部对辽东腹地的骚扰,朝廷分阶段出资,在辽东都司各卫所外围修筑了一个庞大的防御工事——辽东边墙。它属于明代万里长城的东段。辽东边墙全长...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文献记载看抚顺关的方位。明代的《辽东志》和《全辽志》上都称:“抚顺关,在抚顺城东三十里”。清初顾祖禹的历史地理专著《读史方舆纪要》也说:“抚顺关,在抚顺所东二十里,置马市于此”。这里的“抚顺城”和“抚顺所”指的都是今高尔山下的明代抚顺城。关岭村正位于其东面,而关口村则位于其东南方。

    其次,从考古发掘的实践来看。我市考古工作者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在关岭村东的一片高岗台地上,发现了由卫城和关城组成的抚顺关的遗址(当地群众称之为“南城子”)。其中的卫城,平面呈长方形,东面长32米,西面长33米,南北长均为17、6米。遗址地面散布有大量的明代青砖以及青花瓷片。关城位于卫城北面,两城南北相连,当时尚存的东墙长12米,高约0、3~0、5米。关城原有东西二门(即抚顺关关门)80年代初期犹存,现仅在东墙可见约6米宽的缺口,西门则已不存。另外,还在抚顺关遗址周围还发现有起警戒、了望、联络、拱卫作用的4座墩台。而在关口村附近仅发现有边墙遗址。
 

    第三,另外,我曾在辽宁省博物馆看到过馆藏的明代《九边图》,《九边图》是分九段来记载明代长城的军用地图。在其中关于辽东边墙的地图中,将抚顺关清楚地标记在浑河的北岸。这与关岭村的地理位置完全相同。

    根据上述的文献、考古发掘和明代《九边图》的记载,可以肯定的说:明代辽东边墙上的抚顺关应该位于今抚顺市顺城区的关岭村的东侧,而不可能位于关口村附近。

    明代的抚顺关既然不在今关口村附近,那么,“关口”作为一个村名又是怎样得来的呢?

    大家知道,明代辽东边墙并不像我们在山海关、北京所看到的明长城那样坚固雄伟,它虽然在有的地段是用土、石、砖等材料砌筑,但是,还有很多地段是用木板或者是借助自然山险以为墙的。以抚顺东侧的边墙为例,据《全辽志》卷二记载:“抚顺北自懿路三岔堡界起,南至辽阳东州堡界止,土墙一道,六千四百九十九丈。自东州起至马根单南界止,劈山边墙一道,八千四百九十二丈一尺。……自马根单起至孤山南界止,木柞墙五千四百十七丈。”这样的边墙是很容易被翻越或破坏的。特别是在开放马市贸易以后,辽东的汉、蒙、女真人除了在指定时间参加马市贸易之外,还经常在边墙内外自行交易。《明经世文编》卷49 记载:辽东军余、土人经常“阴于墙下空野去处与夷人易换貂皮、参松等物”。这样,久而久之,在正规的边墙关门之外又形成了一些往来贸易的小关口。抚顺市东洲区的关口村就是这样形成的非正规的贸易关口。关口村附近的白家店原来就是一户白姓人家开办的大车店,当然这也是因贸易和交通的需要而兴办的。

    总之,明代辽东边墙上的抚顺关的旧址应该在顺城区的关岭附近,而不可能位于东洲区的关口村。

(曹德全)

该文章所属专题:曹德全专栏

曹德全先生

  曹德全(1946-2021),吉林通化人,1964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69年分配到辽宁省桓仁县新华机械厂工作,1980年调入抚顺纺织局。曾任抚顺市经委处长、露天区(今东洲区)副区长、电子工业局副局长、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工作之余,他积极研究东北民族史以及抚顺地方史。取得许多重大学术成果。先后出版了《抚顺史研究》(合著)《抚顺通史》(合著)《抚顺编年史》(合著)《抚顺百科大事典》(合著)《抚顺历史的误区》《抚顺历史之谜》《高句丽史探微》等专著,并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各级报刊上,特别是在高句丽历史和清前史研究领域建树颇深,在东北史学界有较大影响力。
  曹德全先生的研究,主要从历史文献出发,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他论述的“高句丽名称辨疑”“高句丽与高丽”“论高夷”等许多重大学术问题,在学界引起广泛影响。

标签:抚顺历史之谜  明代  抚顺  关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