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传记专栏

传记专栏

王连仲自传(29)一段小插曲:分房的风波

2012-09-30 11:15 抚顺广播电视报 王连仲 1197
我尽管对新闻事业热切的钟爱和执着的追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依然是一个凡夫俗子,我有血肉之躯,有七情六欲,每天需要与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打交道,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我和迎春的女儿小茜渐渐长大...

王连仲自传《我的人生之旅》之二十九

一段小插曲:分房的风波

    我尽管对新闻事业热切的钟爱和执着的追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依然是一个凡夫俗子,我有血肉之躯,有七情六欲,每天需要与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打交道,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

    我和迎春的女儿小茜渐渐长大了。她喜欢在头发上系上色彩艳丽的绫子,整天脖子上挎着一把钥匙,宛如一只美丽的蝴蝶,在庭院和胡同飞来飞去,常常撒下银铃般的笑声,使我们这个普通的工人之家,充满从未有过的温馨和甜蜜。

    1968年3月13日夜晚,春风中蕴含着丝丝暖意,满天的星斗闪烁着璀灿的光辉。原来头年进入供暖季节,我被借调到公共汽车公司烧锅炉。锅炉房坐落在东四路附近的一间地下室里,与市属医药公司共用一个锅炉房。每逢深夜压炉停气,我都蜷缩在一把长条椅子上迷糊一觉。我刚躺下不一会儿,便不知不觉进入梦乡,突然,电话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我急忙抓起听筒,里边传来迎春有气无力的声音:“我怕是要生了。隔壁于大嫂把我送到中和街妇幼保健站了。”我心急火燎地说:“我这就回去!”迎春斩钉截铁地劝阻道:“你千万不能回来!黑灯瞎火的,再说街上也不太平,一旦出事哪多哪少?”

    是啊,自从“文化大革命”以来,两派武斗逐步升级,不久前,甚至动用了坦克,对着市立医院“哐、哐”就是两炮,把顶楼轰出两个窟窿。就是辽沈战役解放军攻占抚顺市区,也只是动用机关枪、迫击炮,很快便解决了战斗。现在自己人与自己人打起来,居然把坦克开上了街头。就是这阵儿也能听见稀稀落落的枪声,不能不使人胆战心惊。我只好站在门外,仿佛一个径赛选手,等待发令枪响一样,急切地盼望着那给万物带来生机的黎明。

    天刚蒙蒙亮,我撒腿就跑。我一边旁若无人地飞跑,一边默默向上天祈祷:请您保佑母子平安!当我汗流浃背地走进妇幼保健站时,迎春正在于大嫂的照料下,安静地吃着小米粥和卧鸡蛋。我脚步轻轻地来到产床前,仔细端详着刚刚出生的儿子,这个小家伙长着宽宽的前额,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真招人喜欢。他的嘴唇慢慢翕动着,好像在寻找吃的东西,他似乎觉得没人搭理,便大声哭闹起来。迎春笑着说:“咱们儿子的哭声,就像平地响起一声春雷,响响快快,脆脆生生,所以我准备给起个名字叫王雷,不知你是什么意见?”我立刻随声附和道:“完全同意。这声春雷一定会给全家带来好运!” 

    大约1971年夏天,红砖一厂与其它单位合建的住宅楼竣工了,按照投资比例,全厂共有4套住房可分配给职工。这栋住宅楼地处繁华的新华街,交通便利,设施齐全,再说厂里十多年没有建房了,就连党委书记、厂长还住在城郊的平房里。我认认真真地写了一份要房申请书,并到新抚房产管理所请工程技术人员为房屋作了质量鉴定,开了一份危房通知书,一并交给分房领导小组办公室。过后我听说申请要房者至少有一百五六十人,其中有参加解放战争出生入死的老革命,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老战士,有解放初期入厂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工人。他们的居住条件也很困难,有的甚至更为寒酸、更为狭促。

    这时,我回想起一件往事:不久前,市里决定将永安台地区闲置的高档住宅,分配给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老工人、老模范,俗称让工人阶级“上台”。红砖一厂也在南台中心地带得到一套。厂党委经过研究决定,分给烧窑工出身的第二车间副主任裴日田。老裴一听连忙摆手说:“俺平房住惯了,还是分给别人吧!”厂里第二次把这套住宅分给具有30年工龄的老工人王文舫,他又以“南台离厂子远,上班不大方便”为借口婉言谢绝。实际上,老裴和老王都觉得自己就是普普通通的工人,没有资格享受这么高的待遇。第三次,厂里把这套住宅分给年近花甲的七级烧窑工赵信,并要求他必须当成一件政治任务来完成。老赵特意召开一次家庭会议,教育子女一定要好好工作,来报答党和政府的大恩大德。我奋笔疾书写出了小通讯《让房》,被省市新闻单位发表以后,在全厂引起了极为热烈的反响……

    我责无旁贷地为模范人物讴歌,也理所当然地向模范人物学习。我有什么资格与那些忍辱负重、任劳任怨,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老工人争福利、闹待遇呢?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撤回申请,把有限的分房名额让给更为需要的同志。于是,我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连同“撤销要房的说明”,一早便交到了分房领导小组办公室,我这才如释重负,心情平静了许多,也坦然了许多。这天上午,分房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议题是将4套住房公平合理地分配下去。会议由主管后勤的副厂长刘学习主持,参加会议的多为各科室、各车间主要负责人。

    开始,大家便“胳膊肘往里拐”,为争取本单位的分房名额,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进而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火药味越来越浓,以致会议无法进行下去。猛然间,刘副厂长似乎想起了什么,只见他不紧不慢地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信笺,然后用手指轻轻地敲着桌子说:“请诸位安静一下,我现在读一封信!”刘副厂长虽然身衰体弱,貌不惊人,但在职工群众中颇有威信,他的话使与会者面面相觑,会场气氛顿时缓和下来。

    刘副厂长将我写的那封信声情并茂地念完以后,大家沉寂了片刻,接着便爆发出一阵掌声。不知哪个车间的工会主席,站起来情绪激昂地说:“若叫我看,从这4套住房中,先拿出一套分给小王,其余的3套咱们再议!”与会者都齐刷刷地举起了手,异口同声地表态:“同意!同意!”刘副厂长把一张房票、一把钥匙,交给行政科老张:“看来民心不可违啊!让小王今后好好工作,来回报大家的深情厚谊吧!”接着,其余3套住房也极为顺利而圆满地分了下去……

    当我接过这把小小的钥匙,感觉沉甸甸地,好像能有千斤重,因为它凝聚着党组织和工人群众的期望和重托,我不仅要用它搬进新居,而且要用它开启一个个通往幸福和胜利之门。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连仲专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王连仲  我的人生之旅  自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