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仲自传(37)在春天里,到辽宁省委党校进修
王连仲自传《我的人生之旅》之三十七 在春天里,到辽宁省委党校进修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春天,是生机勃发的季节。 说不上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命运的巧合,我的好运总是来自于阳光明媚的春天。1963年4月,我走进抚顺市红砖一厂;1969年4月,我被选拔担任厂报道组长;1982年4月,我终于成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1984年,又是一年春草绿,我被抚顺日报编委会选送,来到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新闻干部培训班进修。尽管我的妻子身体不大好,一个人操劳家务有很多困难;尽管我的女儿正在业余时间攻读电视大学,每天夜晚需要到很远的电车站去接;尽管我的儿子正在念高中的关键时刻,需要给他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我还是斩钉截铁地决定,必须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此刻,我不能不回想起26年前,我才刚满19岁,就被视为“只专不红”的典型,而被高等学府拒之于门外,我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今天,我终于带着简单的行囊,带着对新闻事业的挚爱,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昂首阔步地走进这座培养德才兼备干部的摇篮。 辽宁省委党校坐落在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与风景优美的南湖公园近在咫尺。校园里房舍错落,绿树成荫,环境清幽,设施齐全,是一处读书深造的理想之所。新闻干部培训班设在E座,我被分配在第6学习小组。全班52名学员,分别来自12个省辖市,大部分为各种媒体的编采人员,有的还是有关部门的领导。我和其他学员一样,住在一个人独占的宿舍,里边设有木床、蚊帐,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个书柜。每天送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和参考消息等一些新闻资料。学校提供的学习条件,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不充分利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学出个名堂来,岂不辜负了党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望。 培训班开设的课程有新闻学、采访学、中外新闻史和评论的写作等4科,都是我们所急需掌握的新闻知识。担任授课的讲师,均为在新闻界享有崇高声望的高级编辑和高级记者,以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他们是赵阜、刘黑枷、李宏林、蒋少武、刘驰、史航、彭定安、乌丙安。他们的精辟的讲述、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阅历,对于我这个刚刚迈进抚顺日报门槛的记者来说,仿佛突然走进无边无际、色彩斑斓的新闻园圃,眼前展现一片崭新的天地。 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吟诵起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西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有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啊!我这个“武陵人”真的好像走进了“桃花源”,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真是难以用语音来表达的。 消息,是一张报纸的主要新闻体裁。它的结构往往是由导语、背景、主体和结尾所构成。我在消息的写作中,总是感觉内容有些陈旧,方法有些老套,陷入难以解脱的困惑之中。通过学习新闻史,我才恍然大悟。原来19世纪中叶,一些记者写好稿件,向通讯社或者编辑部传送时,电报经常发生故障,于是,新闻只能半途而废,而变成了“昨日黄花”。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才发明了“导语”的写作,使消息一开头,便将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由,即所谓的“5个w”等主要内容概述出来,然后再详尽地叙述新闻的来龙去脉。这样电报一旦中断,读者也能从“导语”中了解这则新闻的梗概。现在科学发展到了电子时代,通讯手段更是丰富多彩,如果仍然陷入二三百年以前的写作巢臼而不能自拔,那么,即使本该是一篇鲜活的新闻,也会变成一具冰冷的僵尸。我根据在新闻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的高度,撰写一篇题为《如何把工业报道写得有声有色》的论文,尖锐地指出消息写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弊端,主张将导语内容巧妙地融入到“主体”之中,并借鉴通讯、特写的写作优势,下大力气把新闻特别是把工业新闻,写得精粹些、生动些、形象些,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辽宁日报新闻研究所所长、高级编辑刘驰,对这篇论文给予很高的评价。这篇论文还荣获抚顺市社会科学成果奖。 评论,是报纸的一面旗帜。1978年5月13日,光明日报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疑是新闻评论写作的典范。它对于摒弃“两个凡是”错误观点,恢复党的优良传统,起到千军万马也起不到的作用,因而被载入中国的新闻乃至历史的光辉史册。辽宁日报记者范敬宜采写的新闻述评《莫把开头当过头》,在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在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上纠缠不清时,起到了定海神针的社会效果,因而成为新闻评论写作中一篇长盛不衰的精品。我在采写消息、通讯和调查报告的同时,也撰写过譬如《‘粗’不得》、《还应提倡以厂为家》、《当家方知柴米贵》等一些小评论。由于说的是实在事,唠的是家常嗑,采用的是工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因而很受读者的青睐和好评。指导老师给布置课后作业:试写一篇新闻评论。我正在一筹莫展时,无意中听到几个同学议论一件事儿,我灵机一动,立即奋笔疾书写出了小评论《两厢记》交给了培训班,算是完成了任务。没想到,这篇小评论第二天便在辽宁日报一版发表了,还获得了年度评论奖。好在文章不长,抄录下来,以求共勉。 不久前,某省城大学函授部举行中国古典文学考试,其中有这样一道考题: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是什么?不少学员在试卷中答道:《两厢记》。评卷老师大为诧异,后来经过了解才搞清楚,原来是复习题纲把“西”字误印成了“两”字,结果《西厢记》也就变成了《两厢记》! 这虽然是个偶然现象,但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 近几年来,成千上万的干部职工,走上业余学习之路,这是十分可喜的事情。但是一部分人参加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以期获得文凭,所谓“60分万岁,59分白费”,就是这种学习态度的写照。因此,他们到处探听谁个拟题,哪里评卷,一旦复习提纲到手,无论公式、概念,还是其它知识,一律照背不误,不敢脱离题纲半步。 学习不为求得真知,只为混张文凭,怎能不闹出把《西厢记》答成《两厢记》的天大笑话! 然而,事情远没有就此结束。答《两厢记》者理直气壮找到校方,直言不讳地说:“都是复习题纲惹的祸,这怪不得我们!”校方经过研究,也做顺水人情:“反正分数也不是值钱的东西,给了甲,乙就没有了,谁叫题纲印错了呢!” 教学双方两厢情愿,皆大欢喜,使这场考试获得了“圆满的结局”。 呜呼!似此,受害者谁?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各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报告文学则是采取文学手段,同时也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长篇通讯和报告文学往往占据报纸的很大篇幅,是宣传和弘扬重大事件、典型人物的新闻样式。我常常坐在图书馆里,翻阅近期报纸发表的优秀作品,仔细研究成功的奥秘之处。无论是李延国采写的,以反映天津波澜壮阔的引滦工程而著称的《在这片国土上》,还是孟晓云采写的以表现北京一个普通的抹灰工、一位出色的突击队长隋世忠事迹的《天空与大地之间》,归根结底是精彩绝伦的细节描写。前篇在"指挥部,一座神奇的大楼"一节里,有这样一段描写:“在李瑞环听取汇报的时候,我有足够的时间来端详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市长了。他上身穿着白的确良衬衣,下身着灰色长裤,脚蹬一双松紧口黑布软鞋;他的颧骨隆起,棱角里透着力量和刚毅;他浓浓的黑发向后梳去,杂有几根银丝;他一只接一只地抽着烟,累了,把右腿搭着左腿上;水杯也是平日常见的玻璃罐头瓶,外面套着尼龙丝套;他喜欢戴墨镜,摘下来放在桌上,每当需要到墙根前看工程示意图时,他就戴上另一副镜子;他的动作洒脱利落,一边听取汇报,一边看着一份文件,不时向汇报人提出问题,加以褒贬,强调要点;他每每把双臂交叉着,因而就显示出一副宽宽的有力的肩膀。”时任天津市长的李瑞环,质朴、干练、睿智的形象跃然纸上。后篇在“高速旋转的车轮”一节里,描写隋世忠带领突击队员,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不畏艰苦,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18层楼,56米高,左拐右转280级台阶要往上运200桶混凝土,一桶50斤。这真是一场特殊的战斗。盛满混凝土的桶,从一双双粗大的手上传递着。开始还劲头蛮足,一个小时后力气便用尽了,浑身瘫软下去。可是,不能停顿,混凝土凝固就没法用了,必须连续作战,再坚持7个小时。天晓得这7个小时是怎么苦斗过来的!桶变得异常沉重,手颤抖着,脊背弯下去,焦渴的嘴唇翕动着,只听见粗重的喘息。咸涩的汗水一滴滴洒在楼梯上......这是怎样的登攀啊! 党校半年学,胜读十年书。我在辽宁省委党校虽然没有获得任何文凭,但是,却拿到一把难能可贵的金钥匙,等待我去开启更加厚重的新闻写作之门。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
11-25王连仲自传《我的人生之旅》之五十四
-
11-11王连仲自传《我的人生之旅》之五十二
-
11-04王连仲自传《我的人生之旅》之五十一
-
10-12本网连载王连仲自传《我的人生之旅》
-
09-30王连仲自传(49)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微笑(二)
-
09-30王连仲自传(49)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微笑(一)
-
09-30王连仲自传(48)一出闹剧:水能变成汽油吗?
-
09-30王连仲自传(47)在得失之间作出的抉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