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光(1910—1935)
李红光(1910—1935),朝鲜族,又名李弘海,李义山,朝鲜京畿道龙任郡丹参洞人。因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残酷压榨,并积级投入到反对日本侵略者和军阀、地主的斗争之中。是南满抗日游击队的主要创始人,曾任东北抗日军联合指挥部参谋长。1935年5月12日在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栖牲,年仅25岁。同名人物还有抚松县人民政府县长。
执著追求
李红光1910年生于朝鲜京畿道龙岩郡丹洞的一个贫苦农民家中。受压迫受奴役的困苦屈辱和颠沛流离的艰难生活,铸就了李红光反抗日本侵略,执著追求翻身解放的信念。李红光天资聪慧,他的祖父是个颇通汉学的老人,他在其祖父熏陶之下,学识长进很快,不仅会讲流利的日语,而且能用汉语写文章,凭着他的少年老成,谦恭礼记,赢得了父老们的赞赏。 1925年,因不堪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随父母迁至中国吉林省磐石县。1926年定居于伊通县溜沙嘴子屯。1927年,李红光参加伊通“农民同盟”和“青年同盟”,开始有组织地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接受革命思想,并积级投入到反对日本侵略者和军阀、地主的斗争之中。
加入中国共党
1930年,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作出决议“韩国党员应经一定手续加入中国共党”的原则,李红光在伊通县三道沟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他被选为中共伊(通)双(阳)特别支部组织委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被日寇的铁蹄践踏。东北人民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号召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中共磐石中心县委遵照省委指示,成立了武装赤卫队,又叫“打狗队”,李红光任队长。这是党在南满地区领导抗日武装的开始。他率队配合磐石地区的农民运动,开展打击地主、分粮济贫、处治汉奸等工作,并营救被捕的抗日会员、保卫中心县委的安全。
继任游击队队长
1932年,李红光当选为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委员。1932年初,“打狗队”改编为游击队,李红光继任队长。同年4月3日、5月1日和5月7日,李红光率领磐石县蛤蚂河子朝鲜、汉等族农民发动反日大暴动。1932年,中共满洲省委代表杨靖宇来磐石将磐石工农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杨靖宇任游击队政委后,将游击队编为3个大队1个教导队李红光任教导队政委。教导队经过几次战斗的胜利,决定成立“抗日军联合参谋部”,李红光当选为参谋长。不久,历经几十次战斗,队伍不断壮大,于1933年9月正式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李红光任参谋长。独立师在杨靖宇、李红光的指挥下,又乘胜连续攻克了大荒沟、凉水河子等城镇据点。
上一页 1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