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老档:民国文化名人李辛白与孙凤鸣
民国抚顺档案中的文化名人
——李辛白与孙凤鸣
高 群
在抚顺市档案馆馆藏民国抚顺县公署档案中,有两件档案涉及近代历史上较知名的两位人物,一位是李辛白,一位是孙凤鸣。李辛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行者,孙凤鸣是一代评剧宗师。他们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华民国战乱频仍的年代,军阀混战、国共内战、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圣战,民生凋敝,奸宄不禁。他们虽是文化名人,但社会背景、政治信仰、职业生涯、人生际遇等原因也使他们难免处在复杂的矛盾冲突和是是非非之中。
1、关于李辛白。在民国抚顺县公署档案第8725卷中有一份奉天省长公署训令,题为“北京大学出版部主任李辛白携款外逃协缉由”。主要内容为:教育总长报告北京大学出版部主任李辛白携该校公款二千七百余元潜逃,由印刷课经理郝桂林与积善堂敬记成记纸状,擅订质约,将该课各项机器质押二千一百余元,代李辛白弥补等。当经议决,由内务司法两部分令警察、检察两厅,将郝桂林先行传押,追还原有机器,取消质约,并通缉李辛白,务获到案,以重公物。文件落款为: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兼省长张作霖,中华民国十六年九月十九日。
李大钊致李辛白的信
陈独秀致李辛白的信
李辛白(1875~1951)为清末拔贡,富有才学,爱国忧民。于1905年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是中国同盟会首批会员。1908年在上海创办《白话日报》,被胡适推崇为我国推广白话文的“开山老祖”。任过芜湖军政分府民政长、安徽省警察厅长、北洋政府教育部佥事、北京大学庶务主任、出版部主任。他编辑出版了介绍俄国革命和工人运动方面的书籍及《北京大学日刊》、《北京大学月刊》、《新生活周刊》、《每周评论》、《新潮》等进步刊物,与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沈尹默等交往甚密。他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是“五四”运动的勇敢参与者,是诗人、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以报纸刊物为阵地针砭时弊,抨击军阀官僚政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25年李辛白在北京创办《第一小报》,曾配合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同时任教育总长章士钊展开激烈论战;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李大钊、李辛白等被段琪瑞政府通缉;1927年4月,在北京执掌政权的张作霖绞杀了李大钊。从李辛白的这些经历不难得出结论:反动政府对待这样一位革命斗士,只有采取诽谤陷害、损毁名誉的卑鄙手段才能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上一页 1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
08-211958年9月28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抚顺
-
10-01“一五”时期抚顺的八项国家重点工程
-
04-09大批古生物化石现身抚顺新宾
-
01-24雪林
-
01-23高凤林:我参加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的故事
-
01-23我参加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的故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