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满族秧歌

满族秧歌的传承、动作特点

时间:2012/11/15 13:17:41   作者:不明   来源:浑河情民间艺术团   评论:0
内容摘要:第一代:沈同超:(1933—2007)其祖先从河北吴桥县移居至抚顺入镶黄旗。世代擅演秧歌(祖传大约14代)。他专演下装,与于海涛长年搭档合作默契,在舞姿上极富满族色彩,对秧歌的扭法和步式都有许多创造,人称“小弹簧...

  满族秧歌下装(男角)传承

 

  第一代:沈同超:(1933—2007)其祖先从河北吴桥县移居至抚顺入镶黄旗。世代擅演秧歌(祖传大约14代)。他专演下装,与于海涛长年搭档合作默契,在舞姿上极富满族色彩,对秧歌的扭法和步式都有许多创造,人称“小弹簧”。


  第二代:马玉文 师从沈同超(已故),同时博取众家之长与自身,形成自己的风格.


  第三代:巴恒金:自幼生长在满族秧歌发源地,深受艺术氛围薰演,自幼便学习满族秧歌技巧,其表演稳健大方,犹如纵马游缰,雄鹰飞翔。在文化部,省文化厅等单位举办的民间舞蹈大赛中多次获奖。并被邀请去北京等地传授满族秧歌技艺。

 

满族秧歌的传承、动作特点
  李 俊:先学流传在抚顺的河北秧歌后改学满族秧歌,经过刻苦的学习,不断地向老艺人请教,在表演上常用大别步,大翻身等动作。同时积极的投入满族秧歌的活动中,并被邀请去北京等地传授满族秧歌技艺。

 
满族秧歌的传承、动作特点
 
  战力戈:师从李继洲先学上装,在其师指点下改学下装,并与其师搭档,二人配合默契,充份的体现了满族秧歌的粗犷,豪放的特点。
 

标签:满族秧歌 抚顺秧歌 动作特点 抚顺地秧歌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评论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交流群 QQ:60343630 辽ICP备2022000827号
本网法律顾问:抚顺绿茵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林波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