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谱牒蕴涵珍贵历史民俗资料
东北地区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拥有丰富的满族谱牒资源。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偏远,游离于核心文化区之外,东北满族谱牒在传统谱牒学研究中一向鲜有人问津。近期,为抢救这一东北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内学者开始重视对满族谱牒的搜集和整理。
谱牒是一个家族或宗族记载族内人物世系和宗族事迹的文献。一部完整的家谱包括谱名、谱序、凡例、姓氏源流等15项内容。满族入关前就已受中原文化影响开始修谱,但满族谱牒不似汉族谱牒般庞杂,多为简明世系表,以记载满族家庭、世系、人物和事迹为中心。满族谱牒是重要的研究资料,对研究清史、满族文化、东北区域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满族谱牒形制多样
满族十分看重家族世系关系,谱牒在家族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满族以西为大,家家户户都将家谱置于西室或西墙,活着的人不得坐于置放家谱的地方。续谱时要选择黄道吉日,举行严格且肃穆的仪式将家谱请出,查看时不能用手指点,须事先点香用香头指示。家谱作为家族的圣物,一般也秘不示人。满族谱牒形制丰富,制作材料、书写方式多样。从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满族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许淑杰向记者展示的谱牒来看,现存满族谱牒可分为谱书、谱单两种,在纸质、布质或皮质材料上书写而成;从颜色上可分为彩色与黑白两种,彩色的上部为彩头,下部用红字、黑白字或红黑字书写而成;从世系排列上看,有塔式、树式和同心圆式。
17世纪满族崛起,随着与中原文化关系日益紧密,满族渐起修谱之风。辽宁省抚顺市社会科学院满族研究所原所长李德全告诉记者,满族最早的谱书出自《满文老档》,记载了努尔哈赤家族的世系源流。清朝特有的八旗制度使得满族对谱牒的重视较汉族有过之而无不及,历史上更是兴起过两次修谱高潮。第一次是嘉庆、道光年间,此时的八旗家族中可谓家家有谱,即便是贫寒家庭修不起谱书也会存有谱单,将家族世系、人员姓名写入其中。第二次修谱高潮出现在辛亥革命之后,清朝被推翻后,八旗子弟散落全国各地,为补全家族世系,许多世族曾大力续谱。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大清”国号究竟隐藏着什么玄机
- 下一篇:我国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肃慎挹娄研究综述
相关文章
-
08-211958年9月28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抚顺
-
10-01“一五”时期抚顺的八项国家重点工程
-
04-09大批古生物化石现身抚顺新宾
-
01-24雪林
-
01-23高凤林:我参加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的故事
-
01-23我参加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的故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