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高尔山

高尔山

(07)《高尔山》之百年和平

2012-12-15 06:33 抚顺七千年 佟达 533
进人5世纪初的中国,又开始了聚合运动的过程。拓跋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结束了中国北方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北方,是为北朝。南方则接力式地出现宋、齐、梁、陈4朝,是为南朝。中国进人了相对统一的南北朝时代,为隋唐大统一的到来...

网站编辑提示:本文选自《高尔山》(原抚顺文化局副局长佟达著),文字校对时可能有疏漏。推荐下载电子版阅读。 点击下载电子版《高尔山》

 

(07)三、百年和平(公元406年——公元589年)

 

 

  进人5世纪初的中国,又开始了聚合运动的过程。拓跋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结束了中国北方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北方,是为北朝。南方则接力式地出现宋、齐、梁、陈4朝,是为南朝。中国进人了相对统一的南北朝时代,为隋唐大统一的到来做了铺垫。


  北魏王朝前临南朝,后有高句丽,为了避免腹背受敌,有着同高句丽和平共处的愿望。高句丽也慑于北魏的强大,并且经过百年战争也已经体力透支、百孔千疮,急欲获得喘息,一时不愿再同北魏开启战争。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双方建立了长期友好的睦邻关系。这时高句丽已是第20代王长寿王的统治时期。长寿王是高句丽政权诸王中的明君,他深知臣属中原政权和睦相处才是自己的根本利益,因此把在政治上臣属北魏和睦邻南朝作为高句丽的安邦之策,长寿王不仅结束了在他之前高句丽对中原政权时叛时服的局面,还在427年迁都平壤之后,上书请求采用北魏的帝王年号,得到北魏太武帝的准许。北魏太武帝任命长寿王为“都督辽海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长寿王》)。长期和平的环境也使得这位名叫高巨连的君王得到了98岁的高寿,获得了“长寿王”的美誉。491年长寿王辞世,北魏孝文帝亲自“制素委貌布深衣,举哀于东郊”(《资治通鉴·齐纪·世祖中》),为长寿王举行了规格相当于国葬的祭悼活动。


  从高句丽第20代王长寿王开始至第23代王安原王的初期,高句丽对北魏的大规模朝贡就达80余起,往往“岁致黄金二百斤、白银四百斤”(《魏书·高句丽传》)。


  高句丽利用这段难得的和平时期把自己的战略重心转向朝鲜半岛,推行南进政策,用兵百济、新罗。为了南进战略,427年长寿王把王都迁到了平壤,使半岛进人了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的时期。475年高句丽攻占百济的王都汉城,推进到汉江流域。可以说,百年和平的局面是高句丽南进朝鲜半岛的军政战略成功的摧础,和则邦兴民幸。


  547年(南朝梁武帝太清元年),同高句丽维持了近百年和平的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双方攻战不止。高句丽此时同近邻的东魏交好。西魏同突厥联合,东击东魏。547年三月,东魏帝高欢死,西魏大举东进。高句丽第24代王阳原王为了防范变故,下令加固维修新城和白岩城(灯塔县),开始了战备行动。


  551年(梁简文帝大宝二年),百年和平之下,辽东战火又燃。这一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马上向北齐进攻。百年未见一个敌人的新城这年遭到突厥骑兵进攻,突厥对新城不能攻占,转而进攻白岩城,被击退。《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阳原王》:“秋九月,突厥来围新城不克。”


  百年和平中,高句丽西北方面基本平静无战事,新城在这段时期增建了西城,形成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东城和西城组成的高尔山城的墓本格局。如果说以往新城342年和400年两次失守除了守城将官力不胜任等人为因素以外,还因为新城防御体系尚未完善的话,那么百年和平之后的新城已经是规模宏大,更加强固,今非昔比了。从此再也没有发生新城被攻占的例子。后来隋唐多次进攻新城,屡屡不能得手。即使新城最后的没落,也不是因为攻坚破城,而是内部出了叛将。

该文章所属专题:佟达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佟达  高尔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