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高尔山

高尔山

(08)《高尔山》之隋唐复土

2012-12-15 06:34 抚顺七千年 佟达 2686
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隋朝统一中国,结束了南北朝38分治的局面。隋唐王朝同高句丽政权之间展开了统一与割据的最后抗争,新城从此经历了70多年血与火的洗礼。589年,隋朝击灭南朝宋齐梁陈4朝中的最...

网站编辑提示:本文选自《高尔山》(原抚顺文化局副局长佟达著),文字校对时可能有疏漏。推荐下载电子版阅读。 点击下载电子版《高尔山》

 

(08)四、隋唐复土(公元589年——公元668年)

 

 

    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隋朝统一中国,结束了南北朝38分治的局面。隋唐王朝同高句丽政权之间展开了统一与割据的最后抗争,新城从此经历了70多年血与火的洗礼。


    589年,隋朝击灭南朝宋齐梁陈4朝中的最后一个朝代陈。隋朝自581年建立,在短短的8年中以摧枯拉朽之势,结束了中国南北朝并立的局面,终结了中国数百年战乱分治的状况,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大业。在隋朝强大国力的威摄吸引下,各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争相归附隋朝,全闲出现了势不可挡的民族融合与统一的潮流。隋朝大统一的出现,一是各族人民长期饱受战乱灾难,切望和平统一,同分裂割据势力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结果;二是各地割据势力久经攻伐厮斗,力量消耗殆尽,无法逆转统一潮流;三是各民族长期受到汉文化的濡染熏陶,在各方面都程度不同的汉化了,为全国民族的大统一扫除了种种民族间的障碍。


    在东北地区,妨碍中国统一的政治势力是高句丽政权。高句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历代中原王朝从未放弃对高句丽的统辖,高句丽也始终臣服中原王朝。隋朝统一之际已是高句丽第25代王平原王统治时期,平原王首先遣使入隋朝贡,接受隋文帝的册封,受封隋朝“大将军、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平原王》),及时获得隋朝的承认。但是,平原王又对隋朝统一中国的大势深感恐惧不安。《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平原王》载:“三十二年(590年),王闻陈亡,大惧,理兵积谷,为拒守之策。”据《资治通鉴·隋纪·高祖上》记载,隋文帝发现了平原王的备战布置,立即发玺书严加斥责。他责备平原王“虽称藩附,诚节未尽”,威胁将废黜高句丽王,教促他“慎勿疑惑,更怀异图”,进而教训道:“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句丽之人,多少陈国。”意为:辽河再宽也不比长江,高句丽军队再多,也不及陈国兵多将广。长江和陈国都不能阻挡我隋朝,何况你高句丽呢?“联若不含存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殷勤晓示,许王自新尔。”这段话的意思是:我若非以德感化你,要追究你的罪责,只须派一个将军即可,用不着举师动众就能消灭你。现在我好心的奉劝你,希望你改过自新。平原王看到这份玺书,惊慌失措,未及遗使谢罪,便优惧而死,没有来得及同隋朝改善紧张关系。


    一个统一的中国一经出现,就使高句丽政权感到了巨大的威胁。纵观高句丽政权从西汉末年崛起到589年隋朝统一,626年中从偏居一隅到囊括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其逐步发展壮大的外部条件就是东汉衰落、三国鼎立、两晋之际十六国割据和南北朝分治的局面,这些为高句丽登上东北历史舞台提供了长期发展的契机。他们乘乱蚕食,袭扰侵逼。遭到反击身受重创便遗使谢罪,纳贡称臣,接受册封。战则波浪式的反复推进,锲而不舍。和则信使往还,恭顺有加,免通灭顶。军事与政治的两手策略交替运用,数百年中无不爽验。高句丽政权因此存在了705年,成为东北史上极为少见的长青不谢的民族政权,古道新城藉此长期成为军事上的前沿地带和文化交往的联系纽带。


    高句丽的军政战略在中原板荡的背景下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他们的幸运是前不曾遭遇燕、秦、西汉3个帝国,他们的失落是同享誉世界的盛唐迎头相撞。高句丽政权的终结已将来临,导致高句丽覆灭的关键转折是新城之战,正如后金1618年首攻抚顺城,开瓦解明朝之裂隙。不同的是高句丽政权经过新城之战到彻底覆灭,仅仅一年,其亡之速在于转眼之间。而后金克抚顺城,战萨尔浒,取代明朝还有一段长路。新城存则高句丽存,已被百年战争验证。而新城失则高句丽虽受创而不亡,也在百年战争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那是因为鲜卑族等地方割据政权没有彻底打败高句丽的实力。迄盛唐出现,新城在这场战争中的突前作用愈益显示出来。新城存则高句丽存,新城失则高句丽亡已经得到证明。因为强大的盛唐具备统一的实力和能力。

 

该文章所属专题:佟达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佟达  高尔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