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高尔山

高尔山

(25)《高尔山》之从古塔到老城七庙

2012-12-15 19:09 抚顺七千年 佟达 952
如果不是满族人主中原,何来风行华夏的旗袍?如果不是中原文化的积淀,曹雪芹怎能写出一部《红楼梦》让世人倾倒。大概辽朝以为,既然唐朝能派唐僧不远万里取经,说明佛教是治世的法宝,于是采取拿来主义,佛教在辽空前兴盛,木鱼声声成了上自辽帝下至百姓万众唱合的咏叹调

网站编辑提示:本文选自《高尔山》(原抚顺文化局副局长佟达著),文字校对时可能有疏漏。推荐下载电子版阅读。 点击下载电子版《高尔山》 

 

  (四)从古塔到老城七庙


  华夏文明一直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高山仰止,辐射四方,形成巨大的文化磁场,向心的引力世世代代吸引着周边民族的马蹄。这个现象饱含着被人仰视的自豪和“还我河山”的悲壮。在北方民族的眼中,中原什么都好,一切都是自己的需要。以掠夺和征服为有效手段的拿来主义虽然不足称道,其结果却是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成长提供了互为补充的养料。


  如果不是满族人主中原,何来风行华夏的旗袍?如果不是中原文化的积淀,曹雪芹怎能写出一部《红楼梦》让世人倾倒。大概辽朝以为,既然唐朝能派唐僧不远万里取经,说明佛教是治世的法宝,于是采取拿来主义,佛教在辽空前兴盛,木鱼声声成了上自辽帝下至百姓万众唱合的咏叹调。这个千年留下的遗产名单中,其中之一就是佛教。


  1088年,高尔山城内建起了贵德州的宏大寺庙,两侧山上分别有东塔和西塔(今高尔山塔)耸立碧霄。契丹族乍一来到农耕地区,如何发展农业便成了现实问题,简便的办法就是把占领区的农民集中起来设置州县,于是便有了辽代贵德州的设立。在征服者固有的民族政策之下,俘民的身家性命很难保障,民众只好带着自己的苦难拜倒在佛尊的面前。后来蒙古骑兵横扫中国,北方大批庙宇毁于兵火。元朝的元好问诗曰:“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街排”,正是真实的写照。贵德州的佛寺大约毁于此时。千年已去,那座万头攒动的庙宇和东塔已经随风化尘,只有西塔历经千年走到了今天,还在遗世而独立。塔名为何?今已淹失,我们现在把它叫做高尔山塔。


  辽代崇佛使我们这方土地从此有了留存至今的宗教建筑。如果说辽代引进宗教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那么努尔哈赤和他的后代们却把宗教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在清朝第一都赫图阿拉城,努尔哈赤建起了堂子(萨满教),地藏寺(佛教)、显佑官(道教)、文庙(儒教)、关帝庙(汉族军神)、城煌庙(护城神)、昭忠祠(家庙)等七大庙。这是一个意识形态的大联合,这是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大气魄,这是潜龙蓄势运筹帷幄的大战略,这是虽然偏居一隅但已四海在胸的大眼光。堂子和昭忠祠,那是奉天承运的天命光环坚定着一个民族的信念;地藏寺是满族与汉蒙鲜各族结盟的宗教基础;显佑宫和文庙是满族接受汉族的宗教和文化进而赢得汉族拥护的需要;关帝庙和城煌庙培育着八旗忠勇无敌的军魂。


  发人深思的是,努尔哈赤的后代在承德也修了一群外八庙,引得班禅、达赖趋之若鹜。自有长城以来,清朝是惟一不修长城专修庙的朝代。修长城被历代重视,因为“国之大事,在祀(社稷)与戎(边防)”。当有人建策议修长城时,康熙皇帝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康熙皇帝为中国修筑长城的历史画上了句号。从赫图阿拉城的七大庙到外八庙,那是一个民族所以能够崛起的超人识见和敢于面对高于自己的宗教和文化的自信和勇敢。从七大庙到外八庙,从祖到孙,都把攻心为上奉为行动的指南,也都深得中原兵家文化的真传。从七大庙的王者之气到外八庙的帝王风采,体现了满族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

 

该文章所属专题:佟达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佟达  高尔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