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抚顺

文化抚顺

闲聊“番頭”与“把头”

2012-12-17 21:45 抚顺七千年 卢然 5050
日本侵略者霸占抚顺煤矿后,为了掠夺我国煤炭资源,对中国矿工进行了泯灭人性的奴役和压榨。在其疯狂掠夺中,抚顺地区的封建把头也充当了极其丑恶的角色。他们为了甘心效力于日本侵略者,盘剥矿工的血汗,成为罪恶的帮凶...

闲聊“番頭”与“把头” 图1

抚顺炭坑小把头宿舍内景

 

  日本侵略者霸占抚顺煤矿后,为了掠夺我国煤炭资源,对中国矿工进行了泯灭人性的奴役和压榨。在其疯狂掠夺中,抚顺地区的封建把头也充当了极其丑恶的角色。他们为了甘心效力于日本侵略者,盘剥矿工的血汗,成为罪恶的帮凶。

 

  当时抚顺地区比较有名的大把头有老虎台矿的郑辅巨、刘复芝,胜利矿沙子井的康品清;露天矿的付荣俊、金凤阁,新屯矿的牟金义,高方友;龙凤矿的徐成章、田云阁;万达屋矿的张方亮、姜占元等。他们把大批中国劳动力诓骗到煤矿后,以自己为核心,再雇用二把头,二把头雇用小把头,小把头雇用“拉杆的”,以这种组织形式盘剥煤矿劳工,效力于日本人。(《千金寨·欢乐园》)

 

  关于“把头”一词的含义,被称为抚顺千金寨问题专家的老新闻人姚云鹏先生解释说:“把头”一词是日语“番頭”的音译,是指为主子效力的头领。“番頭”日语读bang Tou,中国人叫白了,就叫成了“把头”。

 

  姚老先生的解释,在网络日语词典里得到了印证。按照日语词典里的解释:ばんとう【番頭】 (商店、旅馆等的)二掌柜,管家。可见,“把头”一词确实来自日本。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把头”一词的流入也见证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奴役和对我国资源的疯狂掠夺。

 

  历史上,由于日本长期使用汉语文,大量的汉语词汇进入日语,如《角川国语词典》所收的60218个日语词汇中,汉语借词多达33143个,占词汇总数的55%。(百度百科——“日本文字”)。从字面上看,日本文字中的“番頭”很像是汉字词汇,如果真是汉语词汇而被日本借用的,那么在汉语中这一词汇最初是指何意呢?我想探寻它的“源头”还应该从我国的史籍中寻找答案。

 

  《新唐书》中有如下记载,“十三年,始以彍骑分隶十二卫,总十二万,为六番,每卫万人”。这里的“番”显然指的是一种军事建制,如果从规模上看,很像现代军事机构中师团一级的作战单位。“十人为火,五火为团,皆有首长。又择材勇者为番头,颇习弩射。(《新唐书·兵志》)”番的首领称为“番头”,是统领番、卫作战的指挥将领,而充当将领者,必须作战勇敢,精通射箭,武艺超群。

 

  《新唐书·百官志一》中又载:“凡勋官九百人,无职任者,番上於兵部,视远近为十二番,以强干者为番头。”

 

  “番”、“番頭”分别作为军事建制、军事官职出现在唐代的,这与日本文字中的相同词汇是否有所联系呢?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时日本社会正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昌盛极为赞赏,因此向唐朝派遣的使者、留学生和学问僧数量很多。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番頭”这一词汇是在唐代被日本所借用过去的。


  如果这种猜想能够得到进一步论证,会在我们心中激荡起更多的感慨。一个简单的词汇从强大的唐代军队官职,漂洋过海演化成“二掌柜”,再“变异”成奴役中国人的帮凶——“把头”,一个汉语词汇经过千年的变化,应该会让我们领悟到些什么呢? 


 

该文章所属专题:卢然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番头  把头  日语中的汉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