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当代抚顺

当代抚顺

抚顺市档案馆建立“4D工作模式”开发民国档案

2012-02-06 08:34 抚顺档案局 高群 1462
抚顺市档案馆于2011年初建立了“民国档案4D工作模式”,即由档案整理(Dispose)、档案数据库建设(Database)、档案发掘(Detect)和档案开发(Develop)四个阶段、四项功能构成的民国档案系统开发模式

 抚顺市档案馆建立“4D工作模式”开发民国档案

 

     抚顺市档案馆民国抚顺县公署档案总计24000余件,记录了1906年至1931年抚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是抚顺清末和民国历史的真实写照。它是抚顺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最珍贵的档案,2007年经省档案局列入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范围。抢救保护、整理保管、开发利用这部分档案对于抚顺市档案馆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档案开发能力、加强抚顺民国史研究和开展宣传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抚顺市档案馆于2011年初建立了“民国档案4D工作模式”,即由档案整理(Dispose)、档案数据库建设(Data base)、档案发掘(Detect)和档案开发(Develop)四个阶段、四项功能构成的民国档案系统开发模式。
     

               修复前的民国抚顺县公署档案                                    经过修裱、整理、并装函的档案 

 

     1D——档案整理(Dispose)阶段,即以民国档案抢救整理、安全保管为内容的阶段。2007年抚顺市档案局馆在国家和市财政专项经费的支持下,开始对民国抚顺县公署档案进行大规模的抢救修复和整理工作。一是领导重视、健全机构。市档案馆成立了民国档案抢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局馆专门成立了技术保护信息处,明确了抢救和整理民国档案是该处室的重要职责,为开展好这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组建团队,加强培训。市档案馆先后从社会上招聘3名有档案整理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和日常指导,掌握了抢救修复破损档案的技术能力。三是制定计划,积极推进。从2007年开始,市档案局馆制定比较详细的年度计划,按照计划采购物品、相关设备和聘用人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截至2011年末,市档案馆已抢救修复并整理完馆藏民国档案的五分之四。修复和整理后的民国档案实现了“修旧如旧”,都装在仿古函套中,统一陈列在特藏室密集架上,确保了这批珍贵档案的安全。

抚顺市档案馆建立“4D工作模式”开发民国档案 图1
           市档案馆对民国档案开展目录数据库建设                                         市档案馆数字化主机房
 
    2D——档案数据库建设(Data base)阶段,即将民国档案进行信息化处理阶段。近年来,抚顺市档案局馆先后引进了Dell服务器、磁盘阵列、网络版的档案管理软件等一整套国内先进的档案管理软硬件系统,具备了建设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平台的民国档案数据库。今年初,抚顺市档案馆着手建立民国抚顺县公署档案目录数据库,将已修复整理完毕的民国档案进行文件级目录著录,输入深圳世纪科怡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在软件中,实现了对民国档案的分类管理,不同类别的档案目录录入相对应的数据库中,方便了档案的查询检索。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控制数据完整性、处理数据冗余、优化信息资源组织,使民国档案结构合理、格式规范、便于共享,而且为提高档案信息使用效率,强化民国档案的发掘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抚顺市档案馆建立“4D工作模式”开发民国档案 图2  
                   创办《档案信息摘报》                          民国档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函为王卓然赴国外修学旅费由”
 
      3D——档案发掘(Detect)阶段,即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的民国档案发掘阶段。一是确定专人专刊。分管编研工作的副局馆长与长期从事编研工作的人员组成民国档案发掘小组。同时,创办《档案信息摘报》刊物,立足于馆藏民国抚顺县公署档案为重点,致力于民国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以为党委政府提供资政参考服务为宗旨。二是明确发掘要求。即摸准“两头”,抓住“三点”,追求“四度”,注意“五多”,实现“六化”,是指在充分了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前提下,充分熟悉馆藏档案的基础上,抓住民生重点、社会热点和工作难点,遵循一定高度、不同角度、较快速度和得当适度的原则,多看、多想、多写、多议、多问,实现人员专门化、内容多样化、工作程序化、格式规范化、文字精确化、归档完备化。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工作,一批有价值的民国时期重要档案浮出水面。如发现的市档案馆馆藏最早档案——清乾隆年间房契,是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的房契,距今已有250年历史,是迄今为止抚顺市档案馆保存的时代最早的文书档案。“民国时期植树节的由来”、“民国时期的公务员制度”、“民国时期的《禁止未成年者吸烟饮酒规则》”等,从档案中的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状况。再如,市档案馆在民国抚顺县公署档案第18886卷中,发现反映抚顺党史情况的重要档案。该档案于中华民国20年1月27日由抚顺县公安局立卷,题名:为拿获共党陈子真等。陈子真,即是林育英(又名林仲丹,林彪堂兄),时任中共满洲省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同时被捕的还有时任中共满洲总行动委员会组织部长的杨一辰、时任中共抚顺县委书记的张干民,还有其他中共党员和工会会员共24人。这个案卷反映了发生在1930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和抚顺县委遭受重大破坏的历史事实,有些情况甚至不为抚顺党史界所知,应该说此档案的发现弥补了抚顺党史的一段空白,中共抚顺市委秘书长对此信息摘报做了重要批示。
抚顺市档案馆建立“4D工作模式”开发民国档案 图3      抚顺市档案馆建立“4D工作模式”开发民国档案 图4
               创建“民国抚顺”微博                                                       创建网上“王卓然纪念馆”
 
抚顺市档案馆建立“4D工作模式”开发民国档案 图5
                                       举办《王卓然生平事迹展》
 
     4D——档案开发(Develop)阶段,即以实现档案价值最大化为目的,以广泛征集为手段占有大量系统的档案资料,再以举办展览、出版书籍和画册、制作声像作品为形式,实现对民国档案的深度开发。市档案馆在发现馆藏民国档案第5542卷“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函为抚顺县公署抚顺籍学生王卓然赴国内外修学旅行费用由”后,与抚顺卓然图书馆、辽宁省档案馆、北师大档案馆、东北大学档案馆、哈尔滨档案馆、王卓然的后人和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密切联系,征集到了生前是张学良重要幕僚、“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原国务院参事的抚顺名人——王卓然先生的大量档案资料。抚顺市档案馆建立了王卓然名人档案,编发了档案信息专刊《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抚顺名人王卓然》,与民国春秋网开展合作并建立了网上“王卓然纪念馆”,在抚顺平顶山纪念馆举办了《王卓然生平事迹展览》,与有关方面合作出版了《矢志兴中华——王卓然传》一书。王卓然档案的征集开发,是抚顺市档案馆在民国档案开发利用方面一次新的重大突破,为抚顺市档案馆在发掘馆藏档案、征集并建立名人档案、深度开发利用档案等方面提供了一个精典范例。
    抚顺市档案局馆关于民国档案开发利用的”4D工作模式”,受到国内档案界的关注,中国档案报、兰台世界、中国档案网、中国档案资讯网、兰台世界等媒体进行了转发。

该文章所属专题:高群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