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仲自传《我的人生之旅》之五十五
王连仲自传《我的人生之旅》之五十五
把广告经营搞得风生水起
抚顺日报社作为市委机关报,是家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原来享受全额和差额补贴的待遇,近来却显现一些“撤销政府补贴,实行自筹自支”的迹象。加之职工工资的不断晋级,以新闻纸为主的原材料价格节节攀升,资金支出已经陷入寅吃卯粮的困境。当时经营收入只有两个渠道:一是卖报纸,一是做广告。广告收入已占全报经济的半壁江山。可见广告经营和报纸订阅一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领导期盼的目光,群众信任的眼神,给了我空前的压力,也给了我巨大的动力。我这个广告部主任只能干好,不能干砸,否则有何颜面在众人面前立足,有何话语向全报上下交差!我下定决心,一定率领全部员工攻克一个一个堡垒,打胜一场一场硬仗,为全报的生存和发展,贡献所有智慧和力量。
诚然,我对广告犹如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可是顾名思义,广告者,广而告之也。即通过恰到好处的宣传形式,让某种产品或者某种事务,达到众所周知的一种手段。在现阶段,广告还是买方市场,因而它还是一门公关的学问,一种行为的艺术。只要有了精明强干的广告人,广告经营就会显现生机和活力。?
我上任所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抓人心、抓人才。广告部原有十几名员工人心惶惶,我一个一个地找其谈心,明确表态,他们是广告部的中坚力量,一个都不能少!在此基础上,我不拘一格,选聘人才。曹清山原是总编室副主任,他颇有文字功底,能够把一堆杂乱无章的文字,调理出一个赏心悦目的好版面。如果把他“挖”来作我的助手,分管广告发布这一环节,可谓相得益彰,珠联璧合,以期取得出师必胜的战果。报社上下一路绿灯,曹清山顺利地走进了广告部。有人向我推荐一位名叫姜燕的女子。她原在新闻图片社任职,很有公关能力,现在待业在家。我当即拍板:赶快通知她,明天就来上班。刘萍原来就是业务员,承揽广告有一股韧劲儿,现在新闻研究室“赋闲”。我好言相劝:何必“身在曹营心在汉”,赶快回到广告部大干一场吧!
转瞬之间,春节将至。我把全部人员带到抚顺大酒店,吃了一顿丰盛的团圆饭。在没有动筷之前,我作了一通“就职演说”:广告部,是一个广告经营和广告发布的部门。这里没有干部可当,没有职称可评。这里只有广告可揽,只有钞票可赚!我们需要团结、和谐、快乐、拼搏。我庄严承诺:只要诸位努力做到这一点,保证在三年之内,每个人可以挣辆夏利轿车!二十多名广告人,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看见我异常坚定的目光,这才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接着,我举起酒杯,与每一个广告人碰杯共饮。大家像亲朋好友聚会一样,气氛融洽热烈。新调进来的业务员赵贺主动站起来,以淳美的嗓音、真挚的情感,高唱一曲《永远是朋友》:
千里难寻是朋友,
朋友多了路好走。
以诚相见,心诚则灵,
让我们从此是朋友。? 楷体
千金难买是朋友,
朋友多了春常留。
以心相许,心灵相通,
让我们永远是朋友......
这顿晚餐使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个个都想当个超群出众的广告人。一场空前激烈的广告大战, 已经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了。
第二天一早,我便直奔鞍山日报、本溪日报,真心实意地向李正义、郑启祥两位主任请教、取经。接着,我先后到抚顺市工商局、物价局和地税局,拜会有关领导,请求他们在政策和道义上给予大力支持。在严格执行广告价格的基础上,为全部各个岗位,制定了广告进款与个人奖金分配的比例。这一下,大家的积极性就就像火山一样,顷刻之间便迸发出来了。覆盖全市的信息网络迅速形成。广告营业额与员工奖金额并驾齐驱,广告经营和广告发布迅速走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我使出浑身解数,与辽宁日报、辽沈晚报以及全省各个市报的广告部建立了良好关系,以获取更多更快的广告信息。我亲赴沈阳、长春两家生物制药企业,与董事长、总经理直接洽谈广告事宜,终于使延生护宝液、小聪聪母液两种保健品,成为报纸轰动一时的广告主角。他们每年的广告投入都在八九十万元以上。全部每个业务员也都成为“消息灵通人士”,广告进款额扶摇直上。1996年、1997年、1998年的广告经营额,分别是780万元、860万元、1030万元。平均每个业务员获得奖金约为九万多块!
在一次部务会议上,研究完广告业务,我郑重地向刘萍问道:“这三年你得到的回报,够不够买辆夏利轿车?”刘萍抿嘴笑着回答:“够了,够了!”我进一步追问:“买辆桑塔纳呢?”她笑得格外开心,说:“差不多,差不多!”我站起来朝着所有员工征询:“大家呢?”顿时,会议室里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
- 上一篇:王连仲自传《我的人生之旅》之六十七
- 下一篇:王连仲自传《我的人生之旅》之五十四
相关文章
-
04-03广播电台,用声音陪伴我们成长
-
04-02满族自古清明上坟不烧纸——插佛托
-
04-01我市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的历程
-
03-31《龙凤旧事》之中学时代(续三)
-
03-30王尧:蜡纸刻写的《晨曦报》
-
03-291951年3月29日抚顺废除封建把头制度
-
03-28努尔哈赤修建的第一座城究竟叫什么名?
-
03-26不散的“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