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   > 满族风俗

满族风俗

新宾满族家族民俗背景探查(6)

2013-01-14 10:33 中国民俗学网 乌丙安 13266
新宾,中国东北部辽宁省属东部山区的一个满族集居的县。1985年1月17日,撤销原新宾县,改建为新宾满族自治县。自12世纪初的金代始,此地便世居着女真人,并通用女真文字。经元帝国到明代,此地依旧是建州女真族居住的地方。

新宾满族家族民俗背景探查 图1


  (6)喜他拉哈拉的图力吉氏,是努尔哈赤舅父,被敕封为国戚,家族编入正白旗。其子孙随八旗军西进沈阳,后代世袭福陵护卫“章京”②。


  (7)哈达那拉哈拉的都呼禅氏与其弟雅克禅归顺努尔哈赤后,在赫图阿拉被编入镶蓝旗。以后随军入沈阳,弟留守沈阳,兄入关进北京,其子孙随军再入陕西,后人传13世至今。


  (8)又有赫舍哩哈拉的砚色氏家族,隶属正黄旗,其子孙随军进沈阳,再入北京。


  (9)富察哈拉的瑚图氏家族,隶属正红旗,随军西进沈阳,今传14世。


  (10)果尔勒斯哈拉的高沛氏家族,隶属于正蓝旗,随军征战至沈阳,其子孙入京为官,或拨入义州正蓝旗当差。


  以上十例,都证明新宾满族家族,有许多在努尔哈赤西征明朝时便随八旗军队的调遣西迁沈阳、北京等地。特别是皇亲国戚等贵族家族先后离去,留守的较少。


  2.八旗军队离开新宾境内急速西进造成的村落变迁。在新宾的古老满族村落中,有四个村以黄、蓝、红、白四个旗命名,这是最早在新宾建立八旗制度前先建四旗制度雏形的标志。这在有清一代在全国建立八旗满洲城、满洲营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例。1601年,努尔哈赤在佛阿拉城③。新编军事组织时,划分四旗,将3万兵丁组织起来,每旗统兵7500名。


  在当时,建州女真各部落虽然由努尔哈赤统一兼并,但是女真各哈拉所居住的村落仍旧是按照原来的渔猎、农耕的生产特点发展的自然村落。这种村落的分布,不适合新编的四旗制度所规定的军民一体、亦兵亦民的既集中作战又集中生产、生活的特点。军队需要集中统一指挥、管理,所有的旧式村寨就不再适用。
  

  同时,努尔哈赤整编四旗军队,和兵力不断扩充壮大有关。从1583年起兵到1601年整编四旗军队,兵力由小到大,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先击败了仇敌尼堪外兰,又统一了建州三卫。1587年建女真汗国时,已经招收了许多女真部落。1593年又大败了海西女真诸部及蒙古、锡伯等部的联军,使很多敌兵归降。1595年又招降边远各部。到1600年又招服东海诸部并灭哈达部。先后18年,收编军队约3万。整编后的军队中外来归顺的官兵占大多数,需要有集中的军营,而不能将兵丁分散在民间自然村屯。


  整编四旗军队的结果,就是以佛阿拉为中心的新宾境内的中路、近东路、近南路,建立蓝、白、红、黄四旗的军营。


  蓝旗营:建在距离佛阿拉城偏东北17.5公里处,苏子河南岸,隔河有东西大道,正西距赫图阿拉城14公里,东北距今新宾县城4公里,西7公里与蒙古兵营相邻。营中驻扎蓝旗营官员:固山额真(汉译都统)1人,梅勒额真(汉译副都统)2人,甲喇(或“扎兰”,旗下一级的组织)额真(汉称参领)5人,牛录额真(汉称佐领)25人,统领旗兵7500人。


  白旗营:建在距离佛阿拉城东偏北约45公里,苏子河上游与白旗交汇处。东西大道经过营寨。西距今新宾县城14公里。旗营官兵同上。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满族家族  抚顺民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