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传记专栏

传记专栏

旧地重游忆往事(1)(4)

2012-10-10 14:53 《王振海回忆文选》 王振海 2538
1993年6月,借到京参加中国煤田地质总局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之机,我先后到河北省的邢台、邯郸两市周围,解放战争时期我曾经工作、战斗过的旧地重游,使我有机会又重上了一次离别五十多年的抗日老根据地,太行山的中心地区使我感慨万千!引起了我对许多往事的回忆...

  不用说,抗大总校所在地和我们地武队所住的房屋也被烧成了灰烬。总校的物资和教学设备不仅遭到了严重损失,而抗大附属陆军中校的校长史紫千同志和不少教职员工也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我个人在山西省的和顺县前营村奉命侦察突围路线时也不幸被敌人包囤,头部负了轻伤,几乎被敌人打死。此次反扫荡战争的残酷及损失的严重性就可想而知了。


  反扫荡结束后,我们地武队才又被迫迁移到距浆水镇以北约有八华里的冯家沟村。


  自1942年10月下旬,我从抗大学习毕业后起,转眼之间已经过去了五十二个年头,那天有机会又来到我青年时代曾经学习、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旧地重游,怎能不使我思绪万千。虽然50多年来的时代大变迁,特别是又经过改革开放十多年的大规模建设,当地原有的许多旧房屋、建筑和地形地貌都已有了很大变化,但我一踏进当年培育和锻炼我健康成长的冯家沟村,自然就使我更加倍感亲切,许多往事也立即浮现在了眼前……


  现在仅就我们在当时那种极其困难的生活环境下是如何坚持学习和战斗工作的特作如下简单的回忆:


  第一是最使我终身难忘的就是当时的吃饭问题。当时的吃饭问题是非常困难的。由于敌人经常的烧杀掳夺及对我抗日根据地的严密封锁,又加之我党为了减轻群众负担,当时我们抗大学员的粮食供应标准已经减到最低限度,按规定每人每天按照当时的16两1斤计算只供给13两半,如果把它再折合成建国后的统一度量衡标准,实际只有现在的7两多,而且每天供应的油盐和其它副食品更是微乎其微,不要说几个月吃不上肉是常有的事,就是吃不上咸盐也几乎经常发性。


  大家知道,我们当时的全体教职员工绝大多数是二十岁上下,(我当时22岁)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当时年龄最大的学校领导滕代远、张际春、何长工等同志也不过40岁上下)吃不饱肚子怎么行?为了填饱肚子,学校规定每天把出早操时间延长半小时,由各个学习班长带领大家分头上山去采树叶、挖野菜,然后把它和粮食掺合在一起。


  曾记得有个河北省井圣县籍的学员,名叫张保林,就是因为吃错了野菜、中了毒,几乎丧了命。此外,还需特别说明一下,即使是以上所讲的那么低的粮食供应标准,想要把它拿到手也是极其不容易的。因为,为了防止敌人的烧杀破坏和抢夺,供应我们抗大吃的那些粮食,当地政府和群众早已经把它空室清野了,而供找们抗大的藏粮地点还在距我们学校住地往返70多华里的马岭关附近一个高山山谷之中,要把它运出来还要靠平时吃不饱饭的学员们利用星期天休息日轮流去背粮。可见当时的那一代爱国青年为了学习到救国救民的革命知识,为了能得到最低的生活标准供应,需要克服多大的困难。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振海回忆文选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王振海  回忆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