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新发现:满语与古汉字的关系(2)
3,湮
湮yan的本义是水流。此外沿和淹是同义异写字。作动词意为延续,承接或导引。如《庄子·天下》:“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水经注·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礼记·乐记》:“五帝殊时,不相沿乐”,所有这些都从“水流”这个本义引申而来,但都属于雅言,非汉语口语用词。
满洲语“水流”读作“额野”eye,能与这个汉字音义双重对应起来。阿尔泰语词根词无固定语法属性,全都可以活用作动词,满洲语只要后缀“-mbi”即可作谓语动词用。
4,毋wu
这是古汉语常用否定词,属于雅言,汉语口语不用,如《史记》:“齐厉王立五年死,毋后”,《汉书·韩信传》:“信乃令军毋斩广陵君”,都是否定词,意思是没有,不要。
满洲语否定词读作“毋莫”ume:
满洲语:ume yabu –re ! 不要走!
毋 步
满洲语:ume fonji-re! 不要问!
毋 访
这“毋莫”ume,词根是u,其后缀-me只有语法意义,通常用于连接和对应后面的谓语动词。笔者推测古汉语的“毋”从古代满洲语中沿袭而来。
5,讨
讨的本义是骂人,教训人,如“声讨”。讨字由表示说话的“言”和表示手的“寸”组成,引申义是惩罚,争夺,辱骂,或征伐。如《左传·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出师表》:“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满洲语“骂”读作“陶”too,在满洲语也是争执,教训的意思:
满洲语:ama de too-bu-ha. 被父亲教训过了。
父亲 讨(-bu-ha都是时态后缀)
满洲语:ume niyalma be too-re! 不要骂人!
毋 人 被 讨(-re是时态后缀)
雅言词汇中与“讨”同音同义的还有啕和咷,都是讨的异写字。汉字有悠久的历史,造字过程中出现一义多字是很自然的,故推测满洲语的“too”是它们共同的源头。
2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白凤羽:都英额地方之考察
- 下一篇:明代在辽宁实行军管 鼓励军事屯田
相关文章
-
08-211958年9月28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抚顺
-
10-01“一五”时期抚顺的八项国家重点工程
-
07-01泊兰德迈:大官屯,我人生的始发站
-
06-19浅谈1904年日俄战争对清永陵的影响
-
04-09大批古生物化石现身抚顺新宾
-
01-29抚顺6000盏大红灯笼扮靓十里新城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