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王开专版

王开专版

(39)万历版集结号

2013-01-31 10:21 抚顺7000 王开 779
第四章:萨尔浒大决战1、万历版集结号天命四年(1619年)正月初二,吃完新年晨饭,祭完堂子,号兵吹响法螺,在悠长的呜呜声中,努尔哈赤的八旗军从赫图阿拉出发叶赫。八旗军一路势如破竹,第七天攻破叶赫的克伊特城、尼雅罕村,边掠夺,边前进,直至叶赫大城东门十里的地方,劫取了投...

第四章:萨尔浒大决战

1、万历版集结号

天命四年(1619年)正月初二,吃完新年晨饭,祭完堂子,号兵吹响法螺,在悠长的呜呜声中,努尔哈赤的八旗军从赫图阿拉出发叶赫。

八旗军一路势如破竹,第七天攻破叶赫的克伊特城、尼雅罕村,边掠夺,边前进,直至叶赫大城东门十里的地方,劫取了投奔城里的人和牲畜,房屋、连角豆秕、草全部烧掉,顺便把游牧的蒙古人的马、牛、羊尽收囊中。

这个新年显然是喜气盈盈的开局,努尔哈赤在克伊特城驻营,大摆筵席,开庆功会。高兴归高兴,刀尖上滚了几十年,人越老越奸猾,叶赫离开原近,努尔哈赤算计着,叶赫极可能遣人到开原送信,请求明军支援。为防止腹背受敌,努尔哈赤派代善率十六员大将,五千兵马,埋伏夹哈关,防御增援的明军。

叶赫果然走请明军兵力增援这招棋,开原方面清楚地知道,一旦叶赫被吞,开原直接受到后金威胁。没叶赫这张挡箭牌,开原随时是努尔哈赤的主攻对象。这就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开原与叶赫的关系未必怎么好,而是失掉叶赫,开原将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开原不救叶赫,等于自取灭亡。历史上类似的战例很多,最著名的恐怕是围魏救赵。所以,开原无论如何必须出兵。袭击计划开始,开原增援部队绕过夹哈关,与叶赫兵会合,企图联合进攻。不过,这个计划马上被开原的明军自己取消,与叶赫联军出城走到四十里处,唯恐后金诱敌深入,又怕被调虎离山,掉头回城。

双方之战由于多一方加入,成了多方战争。但格局变了,形势未变,联军与后金进入僵持阶段。二十二日,努尔哈赤送还明军使者李青赛等人,让他们给辽东长官带封信,信中提出四个撤兵条件,一是开原明军撤出叶赫;二是解我七大恨,封我王号;三是赐给我(抚顺城西)的剌书五百道,开原的剌书一千道;四是送他本人及为首的贝勒大臣缎子三千匹、银三千两、金三百两。

这四个条件都够苛刻,且不说撤军封王,只剌书一项,开原守军就不敢擅自答应,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资格发放剌书。明代女真没有这张路条,就没资格参加集市贸易,山珍什么的烂掉也卖不出去。明王朝为控制女真,严格限定颁发剌书,甚至利用剌书挑拨女真各部关系,让他们相互仇恨,内乱不断。

努尔哈赤开具退兵条件,又担心辽东再增派人员,把他堵在叶赫,回不了大本营。于是,指挥部队迅速撤兵。

撤兵的努尔哈赤派一万五千人,运送萨尔浒地方的石头,修筑界凡城。

加紧修城的时候,努尔哈赤获得了一个重要情报,他立即召来代善、皇太极等诸贝勒、诸大臣,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万历出名的懒惰。关于他的懒惰不必多说。说的是努尔哈赤在辽东虎啸龙吟,紧扣边门,满朝文武急得火上房,费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他说动心,没精打采地上朝。

二十几年不见班长,文武百官热泪盈眶。事关国家危急,众臣顾不得和班长叙旧,一个个义愤填膺,奏请出师辽东,镇压努尔哈赤。决不能让他像金人阿骨打那样攻进北京,迫使大宋王朝屈膝称臣,岁岁纳贡。要真到那一步,洪武老皇帝的脸还往哪儿搁,大明王朝的气数也就尽了——虽然没有人敢把话说得这么难听,万历再笨,也听出子丑寅卯来。他很仔细地瞅瞅黑压压站成一片的大臣,觉得他们都老了。黑胡须变成白胡须,短胡须变成长胡须,脸上生了褶皱,眼角长了鱼尾纹。万历不由得鼻子一酸,心想,这帮老家伙当年意气风发的,再一见忽然朽木一根。真是岁月不饶人。年轻也好,朽木也好,这帮老家伙的忠心没变,我不在朝这么多年,他们个个恪尽职守,如今国家有难,还跟年轻人一样群情激昂,像街上的愤青。

千说万说,皇帝总算点头出兵,臣子们喜极而泣。大家眼含眼泪,你看我,我看你,班长终于上班儿了,要做事了。这是大明的福分,是天下黎民的福分。

问题紧接着来了:谁出任征讨辽东的兵马大元帅?满朝文武挨个过遍筛子,选出一个人来——杨镐。

杨镐,河南商丘人,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任职辽海时曾大破蒙古炒花。万历二十五年(1598年),因屯边有功,升任右都督佥事。万历二十四年、二十五年,日本侵略朝鲜,杨镐奉命援朝。二十六年,杨镐干了一件军人视为最大耻辱的事——所部明军在蔚山大败,杨镐谎报军功。被查免职。三十八年,杨镐复起,巡抚辽东,多次击败蒙古和女真。后退休。

第二个问题,兵从哪里来?

兵是硬通货,玩不得虚的。万历不知道底细,文武百官心里有数,这些年军费压缩,军队内部贪污成风,当官的不练兵,当兵的开小差。冒领军饷,倒卖军需是家常便饭,军队流行的腐败甚于地方,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好在大明王朝二百多年的家底,再怎么着也够折腾一阵子。万历下令从全国各军区调兵。把南方的调集一二十万,加上东北军,再给从属国朝鲜摊派几万,再不够,让叶赫部落出点力。七拼八凑,号称四十七万的征讨大军还真凑齐到位。

然而,调兵不是做口头报告,张张嘴就完了。一盘散沙似的大明正规军,集结起来出奇地慢。拖拖拉拉从一六一八年到一六一九年二月,才算迈出第一步。集结号光吹不响,除人员调配不齐,还有给养困难。万历上朝砍完一斧子,再无下文。提到军需给养,战争经费,这位仁兄一声不吭。要么来个哼哼哈哈假装听不见。总之他抠门,不舍得把国库里的钱拿出来。其实国库里也没存太多钱,大臣们动议万历,请他拿出小金库的钱以充军饷。万历脖子一缩,躲在深宫死活不露面——老朱家农民出身,精于算计,节俭,花别人钱大方,花自己一文钱,心疼地乱蹦。该家的优良传统是,宁可银锭氧化发黑,铜钱生绿毛发霉,也不愿拿到太阳下晒晒。

尽管困难重重,大明王朝的威武之师终于向山海关外开拔。

杨镐统帅的这支大明军队,没上路就搞错战法。杨镐生性自负,好高骛远,贪功近利。这位老同志戎马半生,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因此眼皮子朝上,一般人看不起。按照杨镐的理论,四十七万大军进入辽东地界,即刻分头并进,东西南北四路进逼赫图阿拉,把努尔哈赤关在家门口消灭掉。老同志命令:山海关总兵杜松率领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西路军由抚顺入,北路军开原总兵马林由铁岭入,南路军辽东总兵李如柏由清河入,东路军辽阳刘铤由阿布达里岗入。

杨镐不愧革命老将,作战部署尽善尽美。但血的教训是,杨镐身为主帅,对辽东地形重视不够,辽东山脉纵横,地形复杂,道路迂回,四路大军的路程不一样,装备有好坏,战斗力参差不齐,比如刘铤,四位征讨大元帅中,他资格最老,按理杨镐应尊重他,给他配备较强的火力和作战人员。偏偏杨镐不待见刘铤,明里暗里和他较劲,本来刘铤精忠英勇,率领的东路军和努尔哈赤有一拼,由于杨镐捣鬼,武器辎重兵员配发的不是一般的差,害得刘铤命丧异乡,空留余恨。

将帅不合,由胜转败的教训可谓多矣。主帅浑噩,刚愎自用,白白送死的是千万条生命,把国家拖进战争的泥潭。革命战争时期,张国焘、王明大搞机会主义路线,不采纳毛泽东的建议,一意孤行,带领红军与国民党硬碰硬,几场大战役下来,红军战士伤亡惨重,革命根据地也丢了,红军被迫千里大转移,革命的主动性变成被动挨打。

杨镐是员武将,不知后人,当知前朝。曹操赤壁一战,自以为什么都算到了,偏偏火攻要注意风向这个普通常识抛掷脑后。结果魏国战船反被火烧,生龙活虎的士兵丧身火海,像煮熟的鱼虾漂浮在江面。杨镐当时是想不到这些的,这位老同志被胜利的幻想冲昏头脑,四支部队走到哪里,途中有没有什么麻烦,丝毫没放在心上。

杨镐还忽略了一个事关成败的潜在因素——情报。从杨镐的部署及后期战争进入胶着状态看,杨镐及四路大元帅,谁也没有重视情报收集。兵法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概杨镐和其他三路的大帅觉得,对付一帮粗野蛮夷,用不着讲究兵法,直通通地打就解决战斗了,犯不着跟他们动脑筋。

大明讨伐军的将帅们错误地低估对手,给对手可趁之机,征讨大军尚未出京,努尔哈赤就获得准确情报,开始和儿子大臣商讨对策。

此时,努尔哈赤年届六旬,从生理年龄上讲,已步入老年人行列。但面对来犯之敌,他毫无惧色,而大贝勒代善,实际上支撑了这场战局,保证了这次空前大战的胜利。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集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