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传记专栏

传记专栏

再说在地球上消失的地方

2012-03-02 18:24 QQ空间 易明轩 2644
昨天,咱们说了北窑地在地球上消失了。其实,在抚顺,从地球上消失的地方有许多处呢。今天再说一个更早消失的,也是更大的地方吧。 抚顺出产一种名酒,叫《千台春》。名字是来源于抚顺的一座大山,叫“千台山”。其实,这种叫法是错误的。这座大山本来的名字叫“千金台”。因为是一座山,...
      昨天,咱们说了北窑地在地球上消失了。其实,在抚顺,从地球上消失的地方有许多处呢。今天再说一个更早消失的,也是更大的地方吧。

     抚顺出产一种名酒,叫《千台春》。名字是来源于抚顺的一座大山,叫“千台山”。其实,这种叫法是错误的。这座大山本来的名字叫“千金台”。因为是一座山,也就叫“千金台山”。后来大家嫌拗口,习惯就叫做“千台山”了,把中间那个“金”字去掉了,抚顺的黑色金子也就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叫“千金台”呢?是因为在山下有一个非常繁华的城镇-------千金寨。但是,究竟山因城镇而得名,还是城镇因山而得名,我就无法证明了。不过,千金寨在清朝末年到民国二十几年,是很有名气的,连关内山东河北的农村都知道,是个挣钱发财的好地方。闯关东的人们都愿意到千金寨来。因为在这里能挖煤挣钱。关里家那时候都说:“都说关外好,千里没荒草,头上另有天,金银挖不了。”就是指的“千金寨”。千金寨的煤矿,最初是中国人开采的,后来被沙皇俄国霸占,日俄战争之后,又被日本强占了。日本人是掠夺型的开采,从关内招来大批的华工,千金寨的人口猛增,市面也就越来越繁华了。那时候,提千金寨,谁都知道;提抚顺,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从前流行一句歇后语,说“千金寨的火车-----倒霉(倒煤)”。可见千金寨的名气之大。

     到了民国四年,也就是一九一五年,抚顺县政府从河北抚顺城迁过来了。公安局、财政局、教育局也迁过来了。还建了“辽宁第十五监狱”。那时候,千金寨的范围很大,从千金台山下,往北,到大官屯,往东,到到杨柏河边,往西是古城子。有近十万人口。主要街道铺的是马蹄形的石头路面,两边有排水沟。街上也是车水马龙、商贾云集。有大商场、菜市场、还有东平康里、西平康里等妓院集中的地方。光烟馆就有好几家。那时候抽大烟随便的,有烟馆。有钱的人进烟馆,没钱的就只能扎吗啡,抽白面儿了。最后就抽死了,成了大街上的“死倒儿”。至于街上、市场里打把势卖艺的、算卦相面的、叫街要饭的,更是应有尽有。那时候,千金寨归第九公安分局管,光派出所就十几处----不过,那时候不叫派出所,而是叫分驻所。

      千金寨最有钱的要数老邵家。大财主邵葆廉应该算是开明士绅,敢跟日本人对着干。特别是他儿子邵文纯,值得一提------伪满康德三年(1935年),伪县公署召开“县街移转大会”,要把千金寨迁走,给日本人开煤矿用。邵文纯不怕威胁,站出来代表民众据理力争,反对移转。受到老百姓一致称赞。有些有钱的大财主就没有这种骨气,向日本人低头哈腰。这就是为什么解放后,大家对老邵家一直印象很好呢。

     日本人为什么要把千金寨迁走呢?就是为了掠夺煤炭资源。千金寨东边是“大山坑”煤矿,西边是“古城子露天掘”煤矿。千金寨的地下全是最厚最好的煤层,是最肥的肉。小鬼子岂能放过?中国老百姓不迁走,小日本儿就得不到煤。于是,鬼子出了一个损招儿-----在地下采完煤不充填,让地底下成为空的。这样,地面的房子就不断下沉。地下一放炮,地面的房子就摇晃,有的就倒塌了。伪满的县公署听日本人的。伪县长赵仲达是奴才,参事官山下满南是日本人,他说的算。硬逼老百姓搬家。不得已,老百姓才搬到发电所和西制油铁道北,由碎矸子垫起来的的那块地方(也就是新抚顺,现在的“道街”)。

      可是,老邵家硬是不搬。他家的商场、饭店,继续开。日本鬼子也真坏。用电车往老邵家周围倒矸子,使老邵家连门都出不去,后来又停水停电。最后,老邵家不得不搬走。不过,日本人为了笼络人心,也对老邵家让了一步-------在欢乐园让老邵家盖了一座“邵家大院”是两进两出的四合院,一色的青砖,磨砖对缝。院内也是青砖铺地。解放后,在1952年秋天,邵家大院改为“大官屯小学”了。我就是在这所小学的第一批毕业生。

     自从老邵家搬出了千金寨,大地上就不存在这个曾经繁华的街市了。这时已经是一九三八年了。七年后,日本鬼子就战败投降,滚出抚顺、滚出中国了。

该文章所属专题:戴劲专栏
标签:消失  千金  地球  金寨  台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