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辽沈晚报》2010.11.11 [文化档案]

古勒城遗址
曾经为福陵守陵的,有一支姓氏叫做“喜塔腊氏(喜他拉)”,这个姓氏不简单,努尔哈赤的母亲就属于这个姓,因而喜塔腊氏属于“皇亲国戚”。明末,还有这么一个叫王杲的牛人,努尔哈赤的父祖都是他帐下之兵,然而,这个人的姓氏也非常神秘,有人说他姓喜塔腊,就是努尔哈赤的外公……
赴鸿门宴王杲伏诛
王杲(gǎo)历史上确有其人。《清朝前纪》有段史料记载了这个人传奇的一生,可谓轰轰烈烈、下场悲惨。
明嘉靖年间,王杲继承父亲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的官职,还自封为都督,建州的少数民族都归他管辖,他在建州呼风,没人敢唤雨。当时,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都是王杲的部属。
王杲很有决心,他把从他父祖那里继承来的老“根据地”古勒城重新整修,古勒城在他手里又焕发了生机,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一个军事城邦。后来,他又联合建州左卫很多分散战斗的部落,把建州左卫这一块地区也牢牢掌控在手里。王杲名义上是受明朝辖制,实际上天高皇帝远,他在建州爱咋折腾咋折腾。
渐渐地王杲觉得建州这个浅水湾困不住自己这条蛟龙,他开始和明朝对抗。小小的古勒城中经常出现建州各部首领的踪迹,他们在王杲的议事大厅内密谋,王杲俨然成了这些人的首领。方针定下来了,那就是先扰边。史书记载,他们常常“少者三四十,多者五六十十,入明边进行抢掠。 ”还明目张胆地“霸水为酋,掌管百里水渡,抢夺乌拉卫敕书。 ”根本不把大明天子放在眼里。更有甚者,王杲和其部下不仅抢东西,还杀人,光是明朝派来守边的官员就被杀了三十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