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天上掉下来的机遇
。
第六章:流沙之梦
1、天上掉下来的机遇
回头来看,多尔衮丢了睿亲王的乌沙,却不着急上火,他价值几何八哥皇太极一清二楚,大清国战事未完,江山不稳,八哥需要他,要不了多久,他将被重新启用。多尔衮如此料事,是“知人一事,费了一番功夫”。时祖大寿尚在锦州,为崇祯据守宁锦防线。不远的将来,大清国要取代明国,更少不了他多尔衮这根顶梁柱。
崇德六年(1642年),皇太极举全国之兵再围锦州,这一次,多尔衮仍是统帅,就是说,他官复原职了。
祖大寿孤城被围,崇祯派洪承畴率十三万人马增援锦州。洪承畴屯兵松山,严阵以待。多尔衮几次交手,皆小胜。多尔衮和洪承畴打了几回交道,对他的大名如雷贯耳,见他排兵布阵确实有一套,觉得自己兵力有限,遂向皇太极报告请增拨人马。皇太极要亲自会一会这位即袁崇焕之后,明国又一员声震江湖的悍将,亲率兵马,疾驰六日,赶到锦州城外,屯兵高桥。
高桥地势不若松山与杏山的位置,多尔衮请皇太极移师,在相对安全的地方扎营。洪承畴将部队化整为零,不断地袭扰清军。多尔衮每每上阵,杀败洪承畴部,有力地削弱了洪承畴的锐气。数月后,多尔衮与杜度换防,回沈阳休整。
一过春节,多尔衮踏着满地瑞雪到锦州接任。这时候,洪承畴已在锦州呆了好几个月,他与祖大寿一个城里,一个城外,整天人喊马嘶,彼此相望,就是消息不通。养精蓄锐的多尔衮一回到锦州,就把洪承畴十三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一代名将做了多尔衮的战俘。祖大寿失去外援,放弃抵抗,忠心朝廷的老将固执十年,终于还是投降了。
洪承畴在沈阳受到顶级礼遇,皇太极深夜拜访,解下狐皮披风,亲手围在洪承畴身上。大清国皇帝礼贤下士,洪承畴深受感动,倒地跪拜,口称皇上。
锦州、塔山、杏山三城俱下,意味着宁锦防线的失守。多尔衮功不可没,皇太极恢复了他的和硕睿亲王称号。失而复得的东西,一般多格外珍惜,生怕再出什么娄子得而复失。多尔衮不这样想,这是非他莫属的,他拿捏不住,别人更没资格享受。
冲破宁锦防线,皇太极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甚至糊涂,城池和女人孰轻孰重——宸妃香消玉殒,给皇太极沉重一击,由于思念过度,几次长时间昏厥。虽然皇太极屡劝自己以国事为重,总还是嘴上说说,主宰不了情结,终于有一天,劳碌一天的皇太极在万籁俱寂中悄然长逝。
皇帝突然驾崩,大清国顿时笼罩在悲伤的气氛中,哀乐幽咽,纸钱飞舞,白纱曳地。沉痛的悼念声里,人们脑子里转悠着另一个敏感的事情:皇帝驾崩,谁来执政?
多尔衮忙忙碌碌张罗着八哥的丧事——历史就这样不慌不忙地重演了,父汗死的一幕与八哥的死何其一致,看上去,他一点没有考虑这件事情,实际上,他那双细长的眼睛盯紧葬礼上的每个人。诸贝勒、大臣的一个细小动作,都被他尽收眼底。多尔衮一刻不停地思想,天上掉下来的机遇究竟属于谁?
先帝匆匆驾鹤西归,没留下只言片语,生前又没立储,把事情弄得谁都有机会,谁都没机会。搞不好,一场火拼两败俱伤,被外人捡到大便宜。睿智的多尔衮告诫自己,越在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
他第一个想到豪格。侄子比自己大,三十多岁,花红柳绿的好年龄。要战功有战功,要军权有军权,要人脉有人脉。美中不足的,豪格个人档案上有污点——杀妻邀父宠,虽符合王道,却不符合人道。你父皇在世,谁也不好多言,现今他不在了,这就是抹不掉的耻痕。还有,豪格自身素质差了些,换句话说,他乃一赳赳武夫,不掖事儿,心里不满谁,嘴上脸上都带出来。当皇帝,尤其当个转型期的皇帝,考验的是综合素质,各种参数不平衡,这样的人不靠谱,太过情绪化容易跑偏,把国家带到沟里翻了船。
元老级人物长兄代善呢?非常遗憾,他老了。谁相信颓废心理的人能担当起国家重任?虽然他是长兄,又是元老,说话份量重,真选他做国家领导人,恐怕有难度。而且必须看到的是,两红旗在皇太极的压制下,实力今非昔比——长兄的四大支柱,儿子岳讬、萨哈廉、马瞻、硕讬,已死三位,硕讬孤掌难鸣,而且,他和父亲关系不是太好。两红旗实质上剩下空壳。
再想想,还有谁呢。多铎、阿济格?有自己在,哥哥和弟弟绝不会站出来闹事。他们会站在自己一边,拥护自己。阿敏和莽古尔泰是刺儿头,但他俩都死了——多尔衮真是佩服皇太极整人的本领,现今看,八哥铲除拦路虎,也顺便帮了十四弟的忙。
其他再没谁了。那么,接下来干什么呢?安静,稍安勿躁。两黄旗值得研究,这帮人事先帝久矣,忠君思想扎了根,应该探探这帮人的口风。
多尔衮先来找索尼,很谦虚地请教,先帝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你看选立谁合适。索尼是人精,什么国不可一日无君,恐怕你睿亲王有心,冠冕堂皇下掩盖着个人目的。所以,多尔衮话音一落,索尼立马封死:先帝有子在,立先帝之子。
多尔衮心凉半截。这帮忠君派是拉不动了,死活要立先帝之子。不过,索尼这话刺激了多尔衮,给他带来一个灵感。他心里一动,想到最坏的结果。
忠君派拉不动,那么中立派呢。多尔衮暂时把长兄看成中立派,他可能倒向左,也可能倒向右,不过,真到了肎劲,长兄极有可能投豪格一票,以往实例告诉他,长兄虽与八哥皇太极摩擦不断,但每有大事,长兄必站在八哥一边。济尔哈朗呢?多尔衮算定他宁可弃权,也不会把票给自己。一是他和皇太极关系好,照顾老子的面子,或者说报恩,他必投豪格。不投多尔衮的票,就太好理解了——嫉妒。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甚至上前方作战,两人都不在一个部队。倒是豪格和多尔衮并肩作战,一对荣辱与共的战友。当年皇太极处罚多尔衮时,是豪格第一个站出来维护多尔衮的。和济尔哈朗搭档的是多铎,在多次重大战役中,济尔哈朗与多铎配合默契。济尔哈朗做得了多铎的主帅,但他统领不了多尔衮,在战场上,多尔衮是与他并驾齐驱的人,甚至多尔衮的指挥权远大于他,至少说,济尔哈朗没什么感情基础。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66)不屈的臣心
- 下一篇:(64)擦干汗水仍为王
相关文章
-
08-211958年9月28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抚顺
-
10-01“一五”时期抚顺的八项国家重点工程
-
07-01泊兰德迈:大官屯,我人生的始发站
-
06-19浅谈1904年日俄战争对清永陵的影响
-
04-09大批古生物化石现身抚顺新宾
-
02-01曾经的抚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