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 清前史研究

清前史研究

从清初之迅速崛起谈满民族的包容性

2013-02-07 08:50 《清前史研究》 邓庆 2737
本文主要是对满民族精神内涵的再探讨。论其迅速崛起和壮大的重要因素,就是这个民族的可贵的包容性,尤其是对明朝汉族降将的包容。皇太极是在...

转自《清前史研究》(第二期

 

从清初之迅速崛起谈满民族的包容性
——以皇太极优礼祖大寿为例

 

邓庆(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满民族精神内涵的再探讨。论其迅速崛起和壮大的重要因素,就是这个民族的可贵的包容性,尤其是对明朝汉族降将的包容。皇太极是在满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塑造包容精神的最典型的代表。而他在崇政殿优礼“反复无常”之祖大寿则是最能体现满族包容性的例证。

 

从清初之迅速崛起谈满民族的包容性 图1

祖大寿塑像

 


  满民族的迅速崛起,靠的是一种精神力量。早在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及至以“七大恨”对明宣战之时,其人口尚不及明朝的几百分之一;但这一弱小民族,竟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迅速壮大,直至五迁都城(赫图阿拉、界藩、萨尔浒、辽阳、沈阳、北京)建立起大一统的清王朝。这是一个民族发展史上的奇迹,而其迅速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这个民族的可贵的包容性,尤其是对汉民族降将的包容。皇太极是清朝崛起的统治集团中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在满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塑造包容精神的最典型代表。而他接受“反复无常”的祖大寿降清,则正是最能体现满民族包容性的例证之一。


  一、祖大寿与清军战斗二十余年,为明朝护卫辽东疆土,立下汗马功劳。


  祖大寿,字复宇,辽东人,出身行伍。在抗清斗争中因勇猛善战而获得不断提升,逐渐成为明朝守卫辽东的主要将领之一。


  1、在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名将属下有过失败、犯过错,但更多的是立功升职:天命5年(1620),任明朝靖东营游击。随熊廷弼经略辽东,熊廷弼曾把他列入“忠勤”将官名单,向明朝廷奏请奖励。天命7年(1622),他调至广宁巡抚王化贞部,任中军游击,曾奉命为先锋,率军赶往救援被清军围攻的西平堡。交战失败后,他撤驻觉华岛,拒绝清军招降。奉明辽东巡按方震孺之命,守御这一粮草基地,重新集结兵力。天命8年(1623)督师孙承宗采纳袁崇焕的建议,筑宁远城,作为拱卫关门的重镇。祖大寿负责督修,但他认为明朝廷不可能坚守此城,便马虎从事,仅筑了十分之一;而且,疏薄不堪。于是,袁崇焕纠正了他的错误。并亲自制定规格重修,才修得高大坚实。天命11年(1626),宁远守卫战,努尔哈赤率兵攻城,士卒冲到城下猛凿城墙。但因修得坚固,又正值冬天土冻,城墙竟不坍毁。祖大寿协助袁崇焕守城,施放红夷大炮,击伤清军五百人,努尔哈赤本人也受了伤,被迫退兵。宁锦大捷,这是明军对清军作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明朝嘉奖有功将士,祖大寿晋升副将。天聪元年(1627),皇太极发动对锦州的进攻。祖大寿随满桂赶往迎战,清军大败。皇太极领兵转攻宁远,祖大寿奉命率四千精兵,绕到清军后面攻击;同时,满桂等也率师赶到,依靠坚城和火器的优势,又大败清军。贝勒济尔哈朗、萨哈廉等都受了伤。皇太极再攻锦州不下,又值盛暑,便罢攻回师了。明朝称这次战役为“锦宁大捷”,清军遭到又一次沉重打击。


  2、因袁崇焕获罪而私自率军出关和重新入关:天聪2年(1628),袁崇焕督师蓟辽,祖大寿被擢升为前锋总兵,挂征辽前锋将军印,驻扎锦州。天聪3年(1629),皇太极率师越长城,进攻明朝内地,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焕奉诏率祖大寿回援京城,皇太极利用离间计,使袁崇焕被捕下狱。祖大寿恐遭株连,又因满桂擢升武经略,统辖宁远将卒,而他们二人不和,不愿受他的辖制,便率兵东出山海关,径归宁远,举朝震动。但祖大寿出关后不久又重新入关。这是孙承宗和袁崇焕及其母亲的功劳。因其与孙承宗、袁崇焕关系密切。(他曾获罪当死,被二人解救,因之感恩戴德,引为知己。)故此时崇祯帝降旨孙承宗派人相召,又令袁崇焕从狱中修书勉励。其母亲也责备他,不该不顾朝廷的急难。于是,他按照孙承宗的意见,重新入关,上疏请罪,并请求立功以赌袁崇焕之罪。崇祯帝非常高兴,并加以尉劳。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满族文化  包容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