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入关前政权儒学化略论(11)
2013-02-16 05:38 《清史论丛》 朱昌荣
13354
政权儒学化主要是指其接受儒家文化及以之为载体形成的统治思想、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等内容。学界对清入关后政权儒学化的情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而对入关前政权儒学化的情形关注则相对薄弱。实际上,从努尔哈赤时期...
[103]《天聪朝臣工奏议》,七年八月初九日,“宁完我请变通大明会典设六部通事奏”,第82页。
[104]《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0,天聪五年闰十二月壬辰,第148页。
[105]《天聪朝臣工奏议》,七年正月十九日,“马国柱请更养人旧例及设言官奏”,第48-49页;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扈应元条陈七事奏”,第89-90页;八年二月二十二日,“徐明远条陈时事奏”,第95-96页。
[106]《天聪朝臣工奏议》,六年九月,“王文奎条陈时宜奏”,第25页。
[107]《八旗通志》卷236,《初集》,《儒林传上·大海巴克什》,第5324页。
[108]《清史列传》卷1,《大臣画一传档正编·希福》,第273页。
[109] 如蒋赫德、卞三元、刘清泰、李日梵、佟凤彩、李翔凤、苏弘祖,此数人均在崇德年间入内三院。
[110]《满文老档·太宗》,第11函,第4册,崇德元年二月十五日,第1395页。
[111]《天聪朝臣工奏议》,六年九月,“王文奎条陈时宜奏”,第25页。
[112]《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0,天聪五年十二月壬辰,第148页。
[113]《天聪朝臣工奏议》,六年九月,“王文奎条陈时宜奏”,第25—26页。
[114]《天聪朝臣工奏议》,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杨方兴条陈时政奏”,第41-42页。
[115]《天聪朝臣工奏议》,九年二月初四日,“许世昌敬陈四事奏”,第110—111页。
[116]《太宗文皇帝实录》卷26,天聪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第340页。
[117]《满文老档·太宗》,第11函,第5册,崇德元年三月初四日,第1403页。
[118]《天聪朝臣工奏议》,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杨方兴条陈时政奏”,第41页。
[119]《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0,天聪五年闰十二月壬辰,第148页。
[120]《天聪朝臣工奏议》,六年八月,“王文奎条陈时事奏”,第20页。
[121]《天聪朝臣工奏议》,六年九月二十四日,“王舜恭陈末议奏”,第30页。
[122]《天聪朝臣工奏议》,九年正月二十四日,“鲍承先请重名器奏”,第105页。
[123]汉译《满文旧档》,天聪九年十二月,第155-156页。
[124]《太宗文皇帝实录》卷26,天聪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第340页。
[125]《满文老档·太宗》,第13函,第13册,崇德元年五月十六日,第1470页。
[126]《满文老档·太宗》,第13函,第16册,崇德元年六月初六日,第1496页。
[127]蒋良骐:《东华录》卷3,崇德三年七月,第40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128]《满文老档·太宗》,第16函,第36册,崇德元年十一月十三日,第1697页。
[129]高翔:《康雍乾三帝统治思想研究》,第1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1 下一页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启运之地——赫图阿拉
- 下一篇:康熙祭祖七万余人拉着20里长的队伍
相关文章
-
08-03清入关前对辽东汉区统治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