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清前人物

清前人物

董山

2013-04-01 14:09 抚顺7000 zixun 2636
董山,又写作童仓、童山、充善、充尚。明中叶建州女真首领,清肇祖猛哥帖木儿之子,努尔哈赤五世祖。明永乐十七年(1419)出生于东北灰扒江(今吉林辉发河)上游风州(今梅河口市山城镇北山城)西边余下地方。其母为猛哥帖木儿偏妾,是与明朝在开原交易时所买来的汉家女,女真人俗称之“尼堪婆”(ni kan he he)。
    董    山
    (1419-1467)
    董山,又写作童仓、童山、充善、充尚。明中叶建州女真首领,清肇祖猛哥帖木儿之子,努尔哈赤五世祖。明永乐十七年(1419)出生于东北灰扒江(今吉林辉发河)上游风州(今梅河口市山城镇北山城)西边余下地方。其母为猛哥帖木儿偏妾,是与明朝在开原交易时所买来的汉家女,女真人俗称之“尼堪婆”(ni kan he he)。

    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北方的鞑靼军大举向明朝边区进犯,作为明边军的“建州左卫指挥使”,猛哥帖木儿为了躲避侵扰率众东迁,董山随父来到世居地阿木河。宣德八年(1433),猛哥帖木儿在同明叛军杨木答兀勾结诸姓兀狄哈部落的作战中被杀,董山被兀狄哈部掳去。次年,董山叔凡察赶赴明京,奏请向兀狄哈“发兵问罪”。明帝虽未发兵,但却先后三次派遣使者赍敕诸姓兀狄哈,令他们还给所掳人物。经多次敕令交涉,于正统二年(1437)董山和毛怜卫指挥哈儿秃等被赎回。这期间,由其叔凡察袭猛哥帖木儿职,掌建州左卫,董山不服。

    此前,建州卫女真火儿阿部首领阿哈出孙子李满住曾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由灰扒江率部迁往辽东婆猪江边(今桓仁县浑江),由于这里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好,吸引了大批建州女真人。正统二年(1437),董山赶赴京城上奏明帝要求与叔父凡察俱出辽东居住,明帝应允,并救命其袭为建州左卫指挥使。

    董山等迁往辽东,遭到朝鲜国王的反对,迟迟不能成行。四年(1439),董山至朝鲜都城向国王贡献方物,朝鲜国王授予嘉善雄武侍卫司上护军职。

    正统五年(1440),建州左卫女真在阿木河一带不获宁居,即“畏兀狄哈掳掠,又乏资财,将至饿死”(《朝鲜世宗实录》)。于是,董山、凡察率300余户西迁,另有百余户留居原地,西迁途中,董山、凡察克服种种困难,最后到达辽东苏子河,后又移居三土河(三统河、三屯河,今柳河县境内)与冬古河(董鄂河,今桓仁县浑江)之间的今新宾县旺清门地区,与先期迁到此地的亲属李满住部会聚。这次徙迁,首先解决了建州左卫女真的生活困难。其次,为防御外来侵扰的共同需要促使建州女真各部落再度走向联合,使亲属部落之间的传统关系又有了新的发展,辽东成为后来建州女真崛起的基地。

    几经辗转,最终董山、凡察率部定居于苏子河畔的呼兰哈达(今烟筒山)山下的佛阿拉。当时董山已经年20余岁,“体貌壮大”,建州左卫人心更“成归童仓而轻凡察”(《朝鲜李朝实录肥雷凇肪?0)。从此,凡察与董山展开了印信之争。早在董山被兀狄哈部掳去时,建州左卫宣布:卫印丢失。为此,明廷又给凡察一新铸卫印。董山被赎回后,声称旧卫印被其所藏。明廷为了防止一卫两印,令辽东总兵官都督佥事曹义收缴其中一印。六年(1441)曹义言:“比奉敕旨,以凡察、董山争掌卫印,宜审其所部人情所属者授之,臣即遣人奉宣诏旨,为二人各执一词,纷纭不已,遂同至开原,臣反复谕以朝廷法制,凡察乃黾勉出其新印,且欲身自入朝(陈伦)[臣谕](陈伦)已省,令暂还本卫至秋后赴京。臣窃观其部落意向,颇在董山,而凡察快快终难安靖”(《明英宗实录》永乐中)。明廷为了调解矛盾,于同年明帝应允董山为都督佥事。七年(1442)二月,明廷从建州左卫分出建州右卫,命董山掌左卫事,擢为左卫都督同知,收掌旧印,叔凡察掌右卫事,给新印收掌。从此,董山独揽建州左卫大权,与建州右卫凡察、建州卫李满住同为建州女真三卫大首领。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董山  清前人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