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传记专栏

传记专栏

王连仲自传《我的人生之旅》之六十八

2013-02-25 09:03 抚顺新闻网 王连仲 662
王连仲自传《我的人生之旅》之六十八回到了美丽可爱的家乡我刚5岁那年,爸爸调转到前甸村公所,仍然当个有其名无其实的小职员。时过不久,那是一个杨柳返青、桃李盛开的季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刚满周岁的妹妹桃春,坐着一辆花軲辘马车,载着全家所有的家当,终于搬回到祖居之地抚顺县三家子村了。原来...

王连仲自传《我的人生之旅》之六十八

回到了美丽可爱的家乡

    我刚5岁那年,爸爸调转到前甸村公所,仍然当个有其名无其实的小职员。时过不久,那是一个杨柳返青、桃李盛开的季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刚满周岁的妹妹桃春,坐着一辆花軲辘马车,载着全家所有的家当,终于搬回到祖居之地抚顺县三家子村了。

    原来,我的始祖王天桂,原籍山东济南府。于清顺治十一年投笔从戎,被编入正黄旗汉军营。康熙十年调任盛京将军衙门牛录佐领,遂举家迁至锦州蔡家滴楼,其中有一个分支,定居在抚顺县公家寨村。后来,我的曾祖父王明烈,将家迁到毗邻的三家子村,并从奉天请来阴阳先生,观察天象,勘测地理,终于在村东约半华里处,选定墓园新址。这里背依苍松翠柏掩映的山峦,前临源远流长的清澈溪流,踞高望远,视野开阔,充溢着福祗祥瑞之气。同时,在墓园的正前方,竖立两根花岗石柱为记,上边镌刻楹联:能屈能伸人必杰;有容有让地则灵。谆谆告诫子孙后代,宽容忍让,张弛有度,勤勉谦恭,意坚志韧,并要把这种好的家风,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

    我的祖父王珍普和祖母王邹氏,生有三男两女,伯父留在家乡务农,叔父远赴外地从业。我的父亲王者才,于抚顺师范学校毕业以后,辗转抚顺、西丰等地,担任农村小学教员和村公所小职员。我的母亲杨殿贞,出生于农民家庭,念过三四年小学,与世无争,温存善良,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我的父亲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被调转到抚顺县哈达村公所,当一名分管粮谷的事务员。现在,在外边颠沛流离多年的父亲,终于举家迁回了日夜思念的家乡。

   三家子是辽宁东部山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村庄。这里群山环抱,溪流潺湲,林木繁郁,水草丰美, 宛若一颗拙朴素雅的宝石,镶嵌在苍苍茫茫的群山之中。

    三家子村究竟源于何时,现已无从查考。它东北的神树沟,东南的甲邦沟,各有一座颓垣断壁的“茅台子”,实为明代构筑的用来观敌 瞭 阵的墩台。村南毗邻有个边墙村,为明朝成化年间修建辽东边墙的必经之处。再往南约4公里,有一个叫关岭的地方,明朝曾在此设立抚顺马市,与蒙古人、女真人进行边境贸易。

    三家子的房屋格局、饮食穿戴、婚丧嫁娶、日常礼仪,仍然保持满族的诸多习俗。我家所居住的房屋完全按照满族的风格建筑。坐落在东街的一处独门独院,一半阳光一半绿荫,将其笼罩得严严实实。正房坐北朝南,面阔3间,一明两暗,中间是灶房,东西为居室。两根烟囱分别建在房屋两侧的地面上。外门为单扇花格样式,内门为两扇木板结构。每扇窗户分上下两层,下层安装玻璃,以透光线取暖。上层盘常格窗,往往“窗户纸糊在外”,因而与“穿衣裳毛朝外,大姑娘叼烟袋,养孩子吊起来”一起,成为满族习俗4大怪之一。在长方形的院落里,设有仓房、马厩、羊圈、石磨、碾子等庄稼院必备的设施。村里其他农户的住房也是大同小异,只是在方位上、用材上和大小上有些差异而已。

    在平时和年节的饮食上,与满族的习俗别无二致。村民们平时喜吃高粱米饭、苞米楂饭和苞米面饽饽,偶尔也攥汤子、下馇子,烙牛舌饼。春夏时节,做豆面卷子,蒸菠椤叶饼、苏子叶饼,年底蒸粘豆包,烙粘火烧。菠椤叶饼的做法很简单,每逢四五月份,把采掐来的水芹菜,用开水焯后切碎,拌以豆腐叶、粉条头为馅,再用高粱米水面做皮,外包柞树嫩叶用锅蒸煮即可食用,有一股山野所特有的清香。庄户人家“猫冬”以后,主妇们簸出籽粒饱满的大黄米,用清水浸泡后磨成水面,包进烀熟的小豆馅,下锅烙成溜圆、焦黄的小饼,这就是有名的粘火烧。这种食品吃起来粘粘乎乎、筋筋道道。有诗为赞:“西风入户雪花飘,袖头高挽烙火烧,莫道母女两手面,只见食客乐陶陶。”

    每当过年时,富庶人家在桌子中间,放置一个紫铜火锅,燃起柞木炭火。一般住户则把铁大勺直接放在火盆上,阖家老小围坐在周围,并给起个诙谐的名字 — 黑瞎子上炕。但大家涮的不外乎酸菜、猪肉、血肠、粉条,再配以韭菜花、腐乳汤、芝麻酱、辣椒油的调料。当然有时也下点野鸡肉、狍子肉,那可就是相当不错的年景了。这种吃法,显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过年的气氛也就更浓了。

    从穿戴上来看,村里人和满族人可以说一模一样。男人大都喜欢穿对襟衣裳、抿腰裤子。夏天穿件小褂,冬天戴顶兔皮帽子,就算挺风光的了。还有一种脚穿的东西,有个谜语这样说道:有大有小,庄户之宝。脸多皱纹,耳朵不少。搁下不走,穿着就跑。其实,这里说的就是 靰鞡 。它一般是用牛皮缝制,里边需要絮 靰鞡 草。数九寒天穿着它上山割柴,轻便灵活,结实暖和,可是穿脱异常繁琐费时,后来逐渐被“大头鞋”和“胶皮 靰鞡 ”所取代。女人时兴穿开襟夹袄或者棉袍,前襟和后扇往往用纽袢连接。穿鞋大都自己制做,青布面,白布里,底子也是把不能穿的旧衣服扯成块块,俗称“ 铺衬 ”,一层一层地用浆汁粘结成“袼褙”,再用麻线一针一针地衲牢。有时根据季节的变化,穿棉的,还是单的,高腰的,还是矮腰的,这就因人而异了。

    男婚女嫁是人生一件大事。村民与满族一样,对结婚也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第一步相亲,包括提亲、相看、换八字帖;第二步成婚,分为择日、送礼、口请、发妆;第三步婚礼,是整个结婚礼仪的高潮。喜庆之日,出嫁的姑娘要梳洗打扮一番,开脸、挽髻,穿上新衣,戴上首饰,然后跟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婆家走去。鼓乐手们用尽气力吹吹打打,演奏着欢快、喜庆的曲调,通红的鞭炮在空中翻着跟头脆响。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纷纷穿戴一新,带着礼金前来贺喜。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跨过火盆,来到院中摆放的神桌前,同新郎并排站在一起。在主持人的引领下,一叩首,拜祭天地,福星高照;二叩首,拜谢父母,恩重如山;三叩首,夫妻对拜,百年好合。拜祖、认亲、装烟也是婚礼的一道环节。婚宴为婚礼当中的重头戏。大都六碟六碗,或者八碟八碗,其中红烧猪肉、四喜丸子必不可少。宾客往往端起青花瓷的酒盅,喝的是烧锅新酿制出来的高粱酒。新婚之夜,洞房内点燃一对蜡烛彻夜不熄。新郎新娘要喝交杯酒,要吃半生不熟的的饺子,即含有生儿育女、生生不息之意。

    村里人和满族人一样,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到长者,均侧身礼让,垂手致敬,等长者走过再行。年轻者碰见年长者也要施礼问候。室内西墙作为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不准在此悬挂衣物,张贴年画。下边的万字炕上,也不能随意坐卧和摆放杂物。禁忌打狗、杀狗和食用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铺狗皮褥子。不许从炉灶、火堆上跨越,更不许用脚蹬踏、熏烤鞋靴 ……

    三家子村的街路呈“王”字形布局,只是上边那条横长些,下边那两条横短些,总体来看还算规整。村中有3眼老井,井水清凉甘洌,一年四季不涸。前后两街各有一棵古榆,尽管已是老态龙钟,但枝叶依然繁茂,呈现一派勃勃生机。各家庭院、菜园里,还栽有不少梨、杏、桃、李等各种果树。每当清明过后,柔和、湿润的西南风一吹,整个村庄便成为绿树的海洋和鲜花的世界。

    在村庄周围的深山密林里,狍子、狐狸、狗獾、野猪,无拘无束地走动、觅食;在浩瀚明丽的天空中,苍鹰、野鸡、黄雀、鹌鹑,自由自在地追逐、翱翔;在清澈见底的溪流中,白鳔子、红鳞子、沙葫芦、哈什蚂,兴高采烈地玩耍、嬉戏 ……

    三家子村,确实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山村。

    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军警横行,匪盗猖獗,民不聊生,危在旦夕。三家子村民为了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防御心怀不轨者的侵扰,在村外四周挖深沟,筑高墙,建炮楼,   修起一座“土围子”。时过不久,在长白山余脉的穷乡僻壤,有人拉杆当起了“胡子”。他们打家劫舍,绑架人质,抢掠牲畜,闹得十里八村鸡犬不宁。不知是土匪畏于这里的森严壁垒,还是见这里的百姓一贫如洗,没有什么财物可劫,竟然使这个偏僻的村庄安然无恙。

    然而,仅凭身单力薄的“土围子”,终究抵挡不住穷凶极恶、荷枪实弹的日本关东军。日本鬼子、伪满警察三天两头窜到村中耀武扬威,鱼肉百姓。他们催缴“出荷粮”,抓捕“勤劳奉仕”,搜索抗日联军。并且经常以“思想犯”、“经济犯”等莫须有的罪名,威胁和迫害手无寸铁的村民。三家子村百姓倍受煎熬,只能以橡子面、榆树皮充饥,过着长达14年的暗无天日的亡国奴的生活。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东北人民终于盼来了这一天。谁知,国民党中央军“接收”了抚顺。但广大农村却是中央军和八路军“拉锯”的地带。美式装备的新六军、五十二军及207师的官兵,经常跑到三家子村抓民工、修工事、抢牛羊,闹得村民怨声载道。我还记得,妈妈喂了一口肥猪,已经长到了一百二三十斤。突然村南一阵枪响,弄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爸爸妈妈急忙将肥猪赶进一座废弃的炮楼里,以为这样可以躲过一劫。没曾想隶属于207师的十几个士兵,跑到乡下明抢暗夺。他们四处搜索,翻箱倒柜,终于听到了猪的叫声,便发现炮楼里边的肥猪,无论爸爸妈妈如何哀求,把猪五花大绑扔上汽车,便扬长而去。而穿着朴素的解放军将士,总是悄无声息地来,悄无声息地走,从不惊扰村民,从不动用群众一针一线。大家从解放军和中央军两支部队的巨大反差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

    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三家子村村民勤劳、朴实、善良。没过几天,我便有了新的玩伴小虎、来子和三宝。他仨与我年龄相当,性格投缘,情趣相近,几乎成天摽在一起。俺们就像几匹没套笼头的小马驹,恣意地在广阔的原野上驰骋,尽情地享受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连仲专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