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抚顺固定电话4位升8位
2013-05-20 08:16 抚顺广播电视报 姜斌
3757
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每年的这一天,各电信运营商都会倾全力利用这个日子宣传电信行业的辉煌成就并推出新的营销举措。作为一个老邮电人,我有幸见证了抚顺电信行业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且不说移动电话、宽带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电信日话电话
回眸抚顺固定电话4位升8位
姜斌
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每年的这一天,各电信运营商都会倾全力利用这个日子宣传电信行业的辉煌成就并推出新的营销举措。作为一个老邮电人,我有幸见证了抚顺电信行业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且不说移动电话、宽带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仅从抚顺固定电话由4位升至8位的变迁中就可以寻觅出电信行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足迹。
固定电话为奢侈品的年代
上世纪七十年代,参加工作不久的我在邮电局从事报务员工作,每天除了接触数以千计的电报文稿、电键、电传机、纸页之外,还有几部固定电话,就是现在所说的座机。因为有时要与对端局、各分局(所)、话传单位进行报务处理,电话沟通起来更为便捷。我至今仍能记起当时的几部电话号码,因为只有4位数。说明当时全市的电话总数顶多几千部,这些电话分散到偌大的抚顺城乡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因为电话普及率低,号线资源有限,只能最低限度地满足机关、企事业、学校等单位用户安装,且大都实行小交换机的形式,即小号电话。要找到一个人得先拨打总机电话,由总机接转才能通上话,反映出计划经济时期通信能力的严重不足。那时的住宅电话更是凤毛麟角,只有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住宅并且在机线配套的条件下方可安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家里装电话无疑是一件奢侈品。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家里拥有一部固定电话,似乎就是家庭成员社会地位的象征。当时我家有一邻居是一家国企的厂长,全楼就他家有电话,时不时地便会去麻烦人家。一次下了夜班到家后才想起有一查询公电未处理完,赶忙去这位厂长家借电话告诉接班的同事。那时也没有公用电话或电话亭什么的,遇事真是不方便。要是想给外地打电话就更麻烦了,则需要经过113长途台登记转接才行。那时候市邮电局设有长话科,清一色的女话务员们在台席上忙碌地呼叫着对端局接转电话。老百姓要想打长途只能到邮电局(所)排号等待接通,一般都得等上几个小时才行。那时候亲朋好友一般谁家都没有电话,在一个城市里遇到大事小情都得专程去一趟当面说事儿,外地的就只好写信,遇到急事发电报,做梦也不敢奢求家里能有电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那个年代老百姓家庭生活的一个梦想。
到了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各行各业都开始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邮电部门也趁势而上,进行设备整治,抚顺的固定电话网也由4位升至5位,但当时仍然采用的是步进式交换机和纵横制交换机,未能跳出机械动作的圈子。全市电话升5位后只是稍微缓解了一下供求矛盾,对于电话进入家庭还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那时候我被调到刚组建的邮票公司工作,因为业务需要印一盒名片,联系电话清晰地印着5位号码,虽然是5位可电话短缺的情形并没有多少改观。那时我经常出差,无论走到哪里凡需要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时都得去当地邮电局打长途电话。记得有一次在北京我还特意去了一趟西长安街的北京电报大楼营业厅排号打了一次长途。我虽然没有直接在市话部门工作过,但也能清晰地感觉到固定电话真正的起步期应该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这期间市邮电局开始引进首批进口程控交换设备,街头开始出现有人值守的公用电话亭,预示着固定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为期不远了。
该文章所属专题:姜斌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昔日的抚顺南站之树
- 下一篇:新宾县人民解放战争殉难烈士纪念碑(图文)
相关文章
-
10-27王新三:抚顺解放后工矿企业恢复与发展
-
10-27段志清:抚顺解放战斗经过
-
10-23拉洋片的王秃子——欢乐园的回忆之一
-
10-19那些本不该倒下的老建筑
-
10-18当年FSTV拍摄《鸿雁新曲》的那些事
-
10-13安东都护的选任及其所反映出的统治原则
-
10-13历任安东都护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