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 历史考古

历史考古

宗华满族老宅与尹登有关系吗?

2013-07-29 10:17 抚顺七千年 孙相适 4701
  2003年9月22日《抚顺日报》登载的《原汁原味的满族民居——肇忠华宅院参观记》写道:“(胜利)村北有一独门独院……这便是爱新觉罗·尹登的后代肇忠华的宅院。”“(阿塔)将其六个儿子留在腰站村。其九子尹登便在北山根处建房修院安顿下来。肇忠华现在所居住的房屋,虽经风雨剥蚀和岁月沧桑,却依然保留着满族人独特的生活情趣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原载2005年第5期《抚顺社会科学》,内容有增添)

  在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胜利村西北山根下,有一处颇有名气的满族老宅,主人名叫肇宗华,一家三口,还有妻子和独身的三哥肇宗葆。

  此宅正房三间,东厢房三间,是典型的“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立在地面上”的满族民居格局,装璜和器具都古香古色,典雅别致,陈旧之中蕴含着年代久远的珍贵,因而成为今已罕见的清代满族富裕民居的标本。

  2001年2月3日肇宗华老宅被确定为新宾满族自治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名称:尹登古居。2004年夏天,政府在肇宗华家大门口东侧立一石碑,上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尹登古居 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二00四年五月十日立”。

宗华满族老宅与尹登有关系吗? 图1

  老宅引来许多慕名而至的参观者,有建筑学院的教授、有电视节目的摄制组、有研究历史民俗的专家、有政府的官员、更有消息灵通的记者。宣传它的作品也是频频出现。它上了电视(如中央电视台“搜寻天下”节目)、摄进画册(如《中国满族第一乡》)、写进书本(如沈阳清文化丛书《满族民居民俗》、再如中国民族村寨调查丛书《满族:辽宁新宾县腰站村调查》)、登了报纸(如2004年1月13日《抚顺广播电视报》专版“爱新觉罗·忠华的年俗”)。老宅主人名叫肇宗华,不少人写错一个字,写成肇忠华。

  有人宣传老宅是件大好事。但是老宅的命名和一些人关于老宅来历的说法却令笔者困惑不解。

  1999年出版的《中国满族第一乡》精美画册在《典型的满族民居》部分写道:“(爱新觉罗·阿塔)九子尹登住胜利村北山根底。现住在新宾上夹河胜利村的肇忠华就是尹登的后代。其现在居住的房屋就是当年尹登传下来的。”

宗华满族老宅与尹登有关系吗? 图2

  2003年9月22日《抚顺日报》登载的《原汁原味的满族民居——肇忠华宅院参观记》写道:“(胜利)村北有一独门独院……这便是爱新觉罗·尹登的后代肇忠华的宅院。”“(阿塔)将其六个儿子留在腰站村。其九子尹登便在北山根处建房修院安顿下来。肇忠华现在所居住的房屋,虽经风雨剥蚀和岁月沧桑,却依然保留着满族人独特的生活情趣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2005年6月出版的《赫图阿拉与满族姓氏家谱研究》所载之文《腰站村肇氏祖先研究》写道:“尹登居腰站村西面的胜利村,现胜利村民肇宗华系尹登的后代”。

  上述说法可归纳为:①.此宅为阿塔第九子尹登所修;②.肇宗华是尹登的后代;所以称之为“尹登古居”。

  笔者曾数次去肇宗华家与其攀谈,对这所老宅的历史有所了解。笔者认为上述结论没有事实根据,阐述如下:

  一、肇宗华不是尹登的后代,他是阿塔第十子察库丹的后代。

  肇恒錡于1995年仲秋完成的抄录《爱新觉罗宗谱·己册》并且续修的《爱新觉罗氏兴祖第三子索长阿支派第二子务泰子孙世居腰站村后裔宗谱》上明确记载:

  阿塔(五世 福字辈,以下省略“字辈”二字)有13子:长德特赫、次凤库、三福海、四绶山、五留格、六察馨、七察库兰、八特克新、九尹登、十察库丹、十一哲尔恳、十二巴图、十三赛弼图。

  十子察库丹(六世玄)有6子:长钗毕图、次长格、三常凯、四长灵、五常兴、六福长。

  四子长灵(七世胤)有5子:长德明、次德昌、三德贵、四德宽、五德亮。

  三子德贵(八世弘)有7子:长乌允泰、次乌允海、三乌允清、四哈丰阿、五萨炳阿、六扎隆阿、七庆丰阿。

  长子乌允泰(九世永)有2子:长玉玺(玉喜)、次玉琮(玉忠)。

  次子玉琮(十世绵)有4子:长海铭、次海兴阿、三海贵、四海庆。

  次子海兴阿(十一世奕)有2子:长宝林(保霖)、次宝仁(保仁)。

  次子宝仁(十二世载)有2子:长钦文、次多文。

  长子钦文(十三世溥)有3子:长宗藩、次宗英、三宗葆。

  以上世系抄录于《爱新觉罗宗谱·己册》。

  1996年辽宁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满族家谱研究》有《〈爱新觉罗宗谱〉研究》,在该文的《兴祖直皇帝位下第三子索长阿之子孙阿塔宗谱世系》之“六世祖察库丹”(99页)这部分能看到上述人名。上文()里的人名为此书所记。

  肇宗华家有个笔记本,文字为肇宗华父亲肇钦文所写(肇钦文,字允廷,号乃宾,1900年出生,1981年去世,享年82岁。老宅雕花隔门上方的大相片就是这位长者和他的妻子)。笔记本记载着本支的世系。“钦文有7子:长宗藩、次宗英、三宗葆、四宗华、五宗芳、六宗万、七宗葵”。肇宗华1937年生,《爱新觉罗宗谱》出版于1938年,此时宗华2岁,但是按照修谱规定肇姓人家是在3年前申报人口,那时宗华还没出生,所以在《己册》上没有他和他三个弟弟的名字,而恒錡在续谱时,也没把这几位及其后人续上。

宗华满族老宅与尹登有关系吗? 图3

  为了便于阅读,下面将肇宗华直系单列出来:阿塔→察库丹→长灵→德贵→乌允泰→玉琮→海兴阿→宝仁→钦文→宗葆、宗华。

  对于自己是哪支人,肇宗华明确地说:“我是乌允泰的后代。”或许他不太清楚乌允泰是阿塔第几子的后裔,但他从来没说过我们是尹登的后代,这是肯定的。居住腰站村的尹登后人(如肇玉新)说:“肇宗华哪是尹登这支的。”

  二、肇宗华老宅为玉琮始建,始终是本支人住在这里

  肇钦文在笔记本里世系“玉琮”名下写着这样一段话:“注:玉琮由腰站迁居下夹河后山根底下,后于民国三年分居,海明与海兴阿于原居,海庆迁居腰站,海贵迁本街东头。”

  肇宗华详细介绍了这段文字记载的事情。肇宗华五世祖乌允泰(乌云泰)居住腰站村南崴子(龙头山龙尾之东,此屯今已不存),日子过得很好。他有二子,长玉玺、次玉琮。儿子大了分家,通过抓鬮玉玺住原房,玉琮得钱重盖房子。玉琮看中了现在的房址(即“下夹河后山根底下”,下夹河解放后改叫胜利村),便从老色家、老郭家手里买下这块土地,老郭家在地头盖一座窝棚式的草房,也一同买下,随即在这块地面上盖起了四合大院,正房和门房都是五间,东西各两座厢房,每座三间。房盖好后玉琮就在这里居住。肇宗华老宅为玉琮始建。

  据恒錡所抄《宗谱己册》记载:玉琮道光五年(1825年)生,卒年不详。如果按当时满族习俗估计,玉琮20岁结婚是1844年,老儿子结婚之后就要分家,由此推算,玉琮建成此宅到如今大约有一百六十年。

  玉琮有四子:长海铭、次海兴阿、三海贵、四海庆,都住在这里,后人称他们为“老哥四个”。到民国三年(1914年)的时候,海铭已不在世,儿孙辈有了很多人,大院里住不开,经过反复地争论和协商,最后决定按老哥四个四大支分家,用抓鬮的办法海铭支分得正房西头、西北厢房。海兴阿支分得正房东头、东北厢房。海贵支分得门房东三间、东南厢房。海庆支分得门房西二间、西南厢房。分家不久,海贵征得兄长同意,拆掉所分房屋,用其原料在本街东头另盖新房。海庆也拆掉所分房屋,到腰站另盖新房。原来的四合院只剩下五间正房和挨着的东西厢房。

宗华满族老宅与尹登有关系吗? 图4

  海兴阿只有一子宝仁(长子宝林幼卒),宝仁有二子:长钦文、次多文。钦文住正房东头 ,多文住东厢房。钦文次子宗英过继给多文。到土地改革时,钦文和他的孩子住在正房东头,即现在肇宗华的正房,宗英住东厢房。

  钦文在四大支分家时15岁,17岁当家。在伪满时期,由于生活日渐艰难,又要供宗藩等三个学生读书,就变卖一些土地,到土地改革之前,只剩下九亩二分地、三间房。土改时,他和住东厢房的宗英,成份定为下中农,所住房子没动。后来宗英迁往外地,房子归了生父。住在正房西头和西厢房的海铭之孙尚文,成份定为地主,房子分给了李姓人,李家于十年前翻盖了老房。

  钦文之子宗藩、宗芳、宗万、宗葵先后离开老宅迁往别处,只有三子宗葆、四子宗华厮守在这里到如今。

  这处老宅从玉琮始建历经五代到肇宗华,始终是本支人住在这里。

  综上所述,无论是肇宗华的世系归属,还是老宅的始建与继承,都与尹登以及尹登的后代没有任何关系,将其命名为“尹登古居”毫无道理。

  三、将老宅确定为“尹登古居”太轻率了

  那么,为什么将老宅命名为“尹登古居”呢?


  命名者是怎么想的,笔者不知道,但可以根据资料进行分析。


  上文提到的《满族家谱研究》之《〈爱新觉罗宗谱〉研究》中的《兴祖直皇帝位下第三子索长阿之子孙阿塔宗谱世系》(92页)有:

  “五世祖 阿塔,总尉,天聪七年癸酉十二月十一日寅时嫡母雅尔祜觉罗氏祜喇祜之女生。由副理事官历任至康熙七年升山西巡抚,康熙八年降为四品官,康熙二十九年九月授永陵副尉,康熙三十年六月授永陵总尉,康熙五十六年丁酉五月二十日辰时卒,年八十五岁。嫡妻瓦尔喀伊尔根觉罗纳郎阿之妾何氏女阿明之女(此处有误:《爱新觉罗宗谱》记“嫡妻瓦尔喀伊尔根觉罗氏纳郎阿之女,妾何氏何明之女”),妾张氏张二之女,妾韩氏韩群之女。生子十三:长德特赫,次凤库,三福海,四绶山,五留格,六察馨,七察库兰,八特克新,九尹登,十察库丹,十一哲尔恳,十二巴图,十三赛弼图。

  编者按:康熙二十九年九月,清政府任阿塔永陵副尉,阿塔率其家族部分成员由北京迁来新宾。随阿塔来新宾的有其五子留格,六子察新,九子尹登,十子察库丹,十一子哲尔恳,十三子赛弼图。传说途径新宾县上夹河镇腰站地方时,阿塔看这一带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地域宽阔,说:‘这地方要占。’即将其家与六个儿子安顿于此,便带其十二子巴图赴永陵上任,此地即名腰站至今。阿塔留在腰站的六子,留格居腰站村街里,察新居腰站村前街,尹登居腰站村西北山根下,察库丹居腰站村西头后街,哲尔恳居腰站村东头,赛弼图居腰站村后台子,六子分居六处,形成今腰站肇氏的六个支派。随任永陵的巴图居永陵,形成今永陵肇氏支派。”

  这里需要指出,上面引文中的“随阿塔来新宾的有其五子留格,六子察新,九子尹登,十子察库丹,十一子哲尔恳,十三赛弼图”有误,阿塔来兴京时只带五子留格、六子察馨,另外4子是到永陵之后出生的。阿塔到任不久将留格、察馨安顿在腰站。阿塔卸任后携带另外4子也到腰站定居。笔者写篇文章《爱新觉罗·阿塔考辩》予以更正,先发表于2004年7月11日出版的《厚厚的落叶续篇》第3期,后发表于2005年第1期《抚顺社会科学》。

  上面所引“编者按”中介绍阿塔六子的居住地点都是腰站村某处,其中“尹登居腰站村西北山根下”。

  同一篇文章《〈爱新觉罗宗谱〉研究》正文写道:“阿塔自京城来关外赴任时,共携来7个儿子,即留格、察馨、尹登、察库丹、哲尔恳、巴图、赛必图。除十二子巴图安置于永陵居住,余6子皆安顿在腰站村。五子留格居腰站村街里,六子察馨住前街,九子尹登住胜利村(距腰站2里)北山根底,十子察库丹住西头后街,十一子哲尔恳住村东头,十三子赛必图居后台子。”

  请注意了:尹登的居住地点变了,由“腰站村西北山根下”变为“胜利村北山根底”。 (距腰站2里)里程有误,腰站村与胜利村相距7里,不是2里,中间有2个自然屯:西岗子(属腰站村)、小东街(属胜利村)。

  哪个地点对呢?笔者与祖居腰站的肇玉勇(哲尔恳后裔,曾任上夹河镇副镇长)交谈,他说,他与已故的肇祥臻(毓字辈,也是哲尔恳后裔,知名的小学校长)经常唠家族的事,尹登居住的地点是西岗子北头,地势稍高,对于腰站街里来讲,这个地点是西北山根下。

  将“尹登居腰站村西北山根下”演变为“尹登住胜利村北山根底”,走错了第一步。

  而肇宗华老宅恰好就在胜利村北山根底,于是迈出第二步:肇宗华老宅就是尹登的住宅,继续迈第三步,肇宗华是尹登的后代。肇宗华老宅名称就诞生了:尹登古居。

  在这个推理过程中,只要做一点调查研究,就不会出现错误。新宾县图书馆有《爱新觉罗宗谱》,里面记有阿塔的各支后代,可以查阅。上面所引的《满族家谱研究》98页、99页写着尹登、察库丹的后代,随手可以查阅。诚然,这两份资料都没有肇宗华的名字,但是:

  假如,在老宅屋里看见过道门上方有两张大照片,问一句:“这二位是谁呀?”肇宗华回答:“是我的父亲肇钦文和我的母亲。”两份资料上有“钦文”。

  假如问问家中独身的那位:“你叫什么名字?”他回答:“我叫肇宗葆。”两份资料上有“宗葆”。

  假如与肇宗华唠一唠:“你是哪支的?”他会回答:“我是乌允泰这支的。”两份资料上有“乌允泰”。

  假如时间比较充裕,问一句:“这房子是谁盖的?”肇宗华会告诉你,乌允泰住南崴子,怎么分家,玉琮怎么买地盖了四合院,又怎么分家,谁拆了,谁住在这,等等。

  只要仔细查阅一下两份资料,就不难发现肇宗华是阿塔第十子察库丹的后代。就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可惜下结论太轻率了。

  对于大门口立通石碑,因为它是“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肇宗华哥俩当然高兴,但对于“尹登古居”这个名称,哥俩则有反感。笔者建议有关部门重新进行考证,修改这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称。

该文章所属专题:孙相适专栏

作者简介

    孙相适,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人,1941年生,满族,母亲爱新觉罗氏溥字辈闺秀。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后,迁居抚顺,专心研究清前史、抚顺地方史和满族姓氏。曾任《清前史研究》刊物执行主编。2014年出版50万字专著《走进满族姓氏》。其散文、诗赋散见于抚顺报刊。

标签:宗华  满族老宅  尹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