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今日抚顺

今日抚顺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2013-10-03 20:36 抚顺七千年 雅典 4802
早就想去50公里外的沈阳新乐遗址看看,因为这处遗址与抚顺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抚顺人类活动历史至今有多少年?在抚顺的考古挖掘中,没有发现能证明抚顺最早人类活动的证据,因此也就无法给出满意答案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1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2


  早就想去50公里外的沈阳新乐遗址看看,因为这处遗址与抚顺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抚顺人类活动历史至今有多少年?在抚顺的考古挖掘中,没有发现能证明抚顺最早人类活动的证据,因此也就无法给出满意答案。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3


  1972年秋,沈阳市于洪区水稻技术员、业余考古爱好者孟方平同志在新乐宿舍地区拆除的旧房基底部,偶然发现了几片蓖纹陶、细小石器及煤制品等并及时报告了有关部门。沈阳市文管办根据这一线索对文物出土地点和周围地区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并于1973年10月15日至10月31日在新乐宿舍地区进行了第一次考古试掘,确定了新乐上、下两层文化。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乐遗址的考古挖掘中,发现很多煤精制品。据地质部门鉴定,这些煤精应该产自抚顺,是露头煤。至于这些煤精的来历,有人分析,那一时期的抚顺同样生活着远古人类,或是以交换的方式与“新乐人”交换的,或是新乐人来抚顺“自采”的。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4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新乐遗址距今有7200多年的历史。这也就可以间接地证明,抚顺地区人类活动历史有可能上溯到7200年前,这也是本网站域名(FS7000.com)设计思路的来源。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5


  在沈阳新乐遗址,我非常急切地想看看抚顺7200年前的煤精制品。这里是陈列的是从新乐遗址挖出来的宝贝。


  第一次近距离看到7200年前的抚顺煤精制品,确实有些激动。这些煤精制品有耳珰形器6件(类似现代的跳棋子,以其形似汉代的琉璃耳铛而得名),长3-3.5厘米,呈束腰圆锥体,状如现代跳棋子;圆珠形15件,磨制光滑,径1-2厘米;圆泡形25件,径5厘米,高2厘米,通体磨制光滑,顶部圆厚边缘较薄。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6


  若从1973年10月15日新乐遗址第一次考古挖掘算起,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年。四十年来,考古专家对这些煤精制品的具体用途至今没有搞清楚。它们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专家们进行过很多猜测。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7


  截至目前,大致有三种说法占主流。一是饰品说,认为这些煤精制品是古人的装饰物。这种说法对束腰圆锥体状的煤精制品似乎可以说的通,但对于另外的球形、圆泡形两种煤精而言,有些牵强;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8


  第二种说法是玩具说,认为这是古人用煤精制作的玩具。是人们在围猎、捕捞之后闲暇时的一种消遣娱乐工具。但在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以温饱为第一需求的原始先民,在当时真的能有那么多消遣娱乐的闲暇时间?存在着休闲娱乐的环境和条件吗?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9


  第三种说法是占卜用具、神器说,这种说法目前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不过也有人怀疑,如果以三个不同形状的煤精制品为一个“组合”的话,那么“新乐人”需要这么多套的“神器”吗?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10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11


  除此之外,也有人提出过货币说。但我觉得货币也好,原始货币也好,产生的前提是人类有了更多剩余,这是货币产生的基础。但在同一个遗址中发现三种同样材质的不同形状的“货币”,似乎很难解释。早前,我提出过“物记”说,我觉得这是原始货币产生之前的一种过渡工具,虽然具有货币的部分功能,但绝不是真正的货币。古人类绝不是从“以物易物”时代突然飞跃到货币时代,这期间很可能经历了一段无比漫长的过程,而“物记”就是其中一环。(详见《物记——新乐遗址出土煤精用途猜想》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12


有刮制痕迹


表面平滑

  这次近距离看到这些煤精制品,发现有些圆泡形煤精上面有刮制痕迹,而有些则很光滑。这说明,这些煤精制品很有可能不是一次性加工完成的。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13

  至于这些煤精制品的真正用途,看来只有期待后人去作进一步研究了,也可能永远是一个不解之谜。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14


  在新乐遗址,很多陶瓮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只大号的陶瓮,专家给出的解释是,盛贮器,也做葬具使用。据介绍,这只瓮出土时,发现里面装有部分婴孩遗骨。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15


  有些不解的是,如果真如专家所说,这是埋葬儿童的葬具,那么新乐遗址应该还有很多这类物品,其他夭折的婴孩哪里去了呢?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16


  在这只大瓮的上部,有四个耳,我猜想葬具是埋在土里的东西,没必要加耳,这显然是挂绳用的。  



   我不懂考古,不清楚这类大瓮在其他考古遗址发现中,具体做什么使用?为此,我查了“瓮”字的金文写法,更觉得有些蹊跷。这个字的左上部的确像一个婴孩,右上部像是一只鸟。我知道东北古民族多有鸟崇拜习俗,因此我怀疑这个瓮是否有可能是祭祖用的呢?如果真是祭祖之用,为什么里面还有部分婴孩遗骨? 



  这是压印“之”字纹的深腹罐,没有耳,我猜想这应该是贮藏水、或者是食物用的吧。另外,新乐遗址还出土很多类似簸箕状的陶罐,这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17


  新乐遗址出土很多这类的石碾,展板上介绍说,这是磨制谷物的工具。关于这个问题,记得江伟老师有过论述,推测这根本不是碾米用的,而是制作兽皮使用的,我比较赞同这一观点。



  用这种既窄、又平的石碾碾米,每次碾几粒尚可,多了肯定会散。新乐人所处的时代是新石器时代,那一时代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应该是狩猎、捕鱼、采集,特别是在相对寒冷的北方,即便是学会了种植粮食,量也不会很大,只能作为食物的一种补充。况且,种植粮食无法解决御寒问题。所以说,我倾向于这是碾轧兽皮缝制服装的一种工具。



  通常认为,磨制石器出现的地方,人们依赖种植经济生活,不再依靠采集食物。其依据很可能来源于对磨制石器的认识,认为磨制石器用途是碾米,所以进入了农耕时代,我认为这种判断是否准确值得推敲。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18


  在新乐遗址,我们发现遗址还出土很多已经碳化了核果类核皮,这说明,采集仍是当时人们的食物来源。7000多年前的新乐人不大可能掌握果核类植物种植技术吧?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19


  新乐人是什么人种?这些人后来到哪去了呢?这是很多参观者的疑问。考古发现证明,新乐遗址存在三种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即新乐上层文化(青铜时代,距今3000年—4000年)、新乐层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新乐下层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7200年)。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20


  7200年前有人在,然后突然就消失了。三种文化之间都存在1000多年的断代,它们之间并没有相互继承的关系,好像都是凭空而来、也凭空消失了。有专家给出答案,火灾,或水灾导致新乐人消失。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21



  新乐人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专家考证,在遗址前方,是抚顺、沈阳的母亲河——浑河古河道,7200年间,这一河道向南移了接近10公里。这说明,新乐人也是伴水而居的族群。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22


  在遗址陈列馆,有一被誉为展馆之物——木雕鸟。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仿制品,据说原属数国家一级文物,已经转移他处妥善保管。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23

木雕鸟原件


    1978年5月出土时已经炭化,呈黑色。全长38.5厘米,宽4.8厘米,厚1厘米。由嘴、头、身、尾、柄五个部分组成。除柄外,全身双面雕刻,阴刻纹饰基本一致,通体设计图案化,刀法娴熟流畅,线条刚劲细腻,其形宛如一只振翅欲飞的鸟,栩栩如生。经测定距今约7000年左右。 


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图24

  木雕鸟的出土,似乎说明,新乐人是尚鸟的民族。由此,我猜测,新乐人是否有可能是东北古民族肃慎的先祖?过去有观点认为,“肃慎”一词是鸟名。史书记载,后来的挹娄、勿吉都是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至于后来的满族,同样有“鸟生”传说。至清代,尚有喂食乌鸦的习俗。



新乐遗址广场竖立的太阳鸟雕塑。此雕塑原安放在沈阳市政府广场,2010年因修建地铁需要,转移至新乐遗址。


半地穴房屋里的新乐人


   总之,新乐遗址留给我们诸多疑问,有些问题似乎是解决了,而有些问题仔细推敲却不能自圆其说,作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希望今后能够更多的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