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文化政治环境的出现对清兵入关的积极促进的事实,告诉了人们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文化上比较落后甚至“野蛮”的民族如何去统治高度文明的民族并为其接受,只有首先自身去接受与适应先进和文明,通过自身完善,因势乘便,而反客为主,主宰天下。而武功与文治总是相辅相承、互为表里的。文化战线上的成就,往往会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收到武功难以达到的奇效,而且会有力地推动武功的进展,促进总体政治目标的实现。清兵入关之际的文化背景,即满汉文化的顺利接轨所产生的奇特功效便是明证。
满汉文化接轨推动了清兵入关这一重大政治事变的胜利,尽管能否巩固这个胜利成果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而满汉文化的接轨也仅仅是事情的开端,但事实证明,这却是影响清朝一代历史进程的重要开端。有远见有魄力的清朝统治者不仅巩固而且发展了这个胜利。它的标志是顺康以后儒学统治地位的最终确立与完善,进而促进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当然这是后话,且已不属本文的论述范围。
注释:
〔1〕〔朝鲜〕《李朝实录》仁祖二十二年五月庚戌。
〔2〕〔朝鲜〕《李朝实录》二十二年十一月丁丑。
〔3〕〔朝鲜〕李民寏:《建州闻见录》。
〔4〕《左传》成公四年。
〔5〕〔27〕《清太宗实录》卷5,页20。
〔6〕〔7〕《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4。
〔8〕〔9〕《清太宗实录》卷1,页9;11。
〔10〕《清太宗实录》卷9,页13。
〔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辽宁大学历史系本,页11;21;62-63;1;11;18;28;4;71;10;44;16;56;4;65。
〔26〕〔28〕《清太宗实录》卷10,页28。
〔29〕《清太宗实录稿本》第14卷。
〔31〕《清太宗实录》卷28。
〔32〕《清太宗实录》卷30,页25。
〔33〕《奉天通志》卷92。
〔34〕《清太宗实录》卷2,页7-8。
〔35〕《清太宗实录》卷43。
〔36〕《清太宗实录》卷11。
〔37〕《清太宗实录》卷62,页14-15。
〔38〕〔39〕《清世祖实录》卷4,页4-6;12。
〔40〕李霨:《范文肃公墓志铭》,载《碑传集》卷4。
〔41〕〔42〕《清世祖实录》卷4,页15。
〔43〕〔45〕《清世祖实录》卷4,页17-18。
〔46〕《清世祖实录》卷5;页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