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与特色(7)
2013-10-17 06:06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张佳生
1802
满族文化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满族文化始终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是满族文化丰富繁荣的一种表现,如果我们按照满族文化发展的轨迹摸索,就会发现满族所建筑的民族文化殿堂,具有那么动人的魅力,它的绚丽多彩正是它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吸取了其他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不同色彩,因而也就使自身变得更加宏伟壮观。
满族艺术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满族歌舞、音乐在他们的先世时期已经有了相当突出的民族风格,入关之后则更加规范化,如著名的莽式舞和庆隆舞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满族舞蹈。这种舞蹈从民间进入宫廷,其舞式、服饰、音乐以及表现的内容和情绪,一直保留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而在满族秧歌中,也时时能够看到满族舞蹈和萨满舞蹈的动作。
满族的书法和绘画是满族艺术的瑰宝。清代满族的书法家难以胜数,仅《皇清书史》一书中就收录了很多。他们中的一些书法家对清代的书法界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康熙、雍正、乾隆无不以书法著称于世,永@①、铁保的书法也广受赞誉,其他如音布的狂草,那彦成莫布的楷书,武隆阿的擘窠大字、锡缜的四体书、玉辂的小真书,都名倾一时。另外清代还出现了满文书法,额尔德尼,达海等人书写的《满文老档》可以算作是最早的满文书法,入关后麻虎的满文书法已经相当有名。在这一阶段满文匾额、满文楹联、满文碑铭、满文印鉴,甚至满文条幅纷纷出现,满文书法已经成为一门艺术,它的出现丰富了满族文化的内涵。在绘画方面成就也很突出。《八旗画录》中记载了大理的八旗画家,其中被康熙称为“画状元”的唐岱和开指头画派的高其佩,是清代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名的代表人物。
满族对于戏剧的贡献也非常大。在京剧改革上有颇负盛名的汪笑侬,在表演方面则有名倾一代的黄润甫、陈付霖、龚云甫、钱金福、赵静尘、余仲仁、金少山、程砚秋、李万春、关肃霜等等,他们在京剧舞台上显示和反映了满族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
满族文化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满族文化始终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是满族文化丰富繁荣的一种表现,如果我们按照满族文化发展的轨迹摸索,就会发现满族所建筑的民族文化殿堂,具有那么动人的魅力,它的绚丽多彩正是它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吸取了其他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不同色彩,因而也就使自身变得更加宏伟壮观。
注释:
①《清太宗实录》卷21。 ②《清太宗实录》卷34。 ③《清史论丛》第一集,文海出版社。 ④《清太宗实录》卷25。 ⑤见《满文老档·天聪五年九月》,《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1。 ⑥《满洲实录》卷3。 ⑦《清太宗实录》卷18。 ⑧《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4。 ⑨《清太宗实录》卷4。⑩《清太宗实录》卷12。 ①①《清太宗实录》卷10。 ①②转引自王德昭著《清代科举制度》。 ①③《八旗通志·学校志二》卷47。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王加皇
7 下一页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关于北方民族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 下一篇:(特别推荐)“佟登为努尔哈赤岳父”驳辨
相关文章
-
10-13满族赵姓的起源
-
10-07论清兵入关的文化背景
-
10-06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九站):洞穴文化遗存
-
10-03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
10-02满族如何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下)
-
10-02满族如何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上)
-
10-01满族戏——“朱春”初探
-
09-29论清初满族由天命观向实践观的转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