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古代抚顺

古代抚顺

辽代汉族及其分布(9)

2014-02-05 13:37 辽代社会史研究 不明 5311
辽代的汉族人数众多,分布很广,也是辽的主体民族之一。辽境内的汉族人大体上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辽建国前即已在此地生息繁衍的“土著”和中原流民;二是建国前后从中原俘掠的汉俘及“并地”所得之汉民。


  韩家奴给皇帝的奏章中所言:“一部或叛,邻部讨之,使同力相制,正得驭远人之道。”①比如辽太祖时,曾使“奚王和朔奴讨兀惹”。圣宗时,又使“魄衍突厥部……镇东北女直之境”。②等等,均是。

  再说分治监视政策的执行。有辽一代,契丹族统治者对其境内诸多被征服被统治的民族,并非完全放心。为预防发生被征服民族反辽叛乱,契丹族统治者对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采取了迁徙异地、分散居住、驻军监视的措施。

  比如对待契丹辽朝境内的汉人也不例外。前已述及,契丹族统治者对流亡到塞外和被俘掠而来的中原汉民,设州县而安置之。但我们只要仔细分析一下这些汉民州县就会发现,它们大多或属于契丹皇族“斡鲁朵”

  (宫卫)所辖,或为契丹其他贵族的私城—(投)头下军州,因而,在这些州县定居的汉民,以每几百户或几千户为一单位,直接受到契丹贵族们的管辖和控制,对他们来说,也只有老老实实地从事生产劳动,接受契丹族统治者的奴役和剥削,除此之外,他们不可能也没有条件去进行“不轨”活动。而对于南京、西京二道内的广大汉民来说,他们的活动虽相对宽松自由些,但辽代的契丹族统治者,一方面为抗衡北宋和防御西夏,同时也是为了防备这一地区汉人的反叛,便将契丹族的核心五院部、六院部调至该地区,“以镇南境”;将乙室部调至附近,“镇驻西南之境”③。

  契丹族统治者对与之有“世仇”的渤海族人,更是防备有加。灭渤海国后,对渤海遗民,及时采取了分治监视的政策。当契丹大军刚刚攻下渤海国扶余城和忽汗城后,便马上将渤海大氏王族和俘获的部分渤海军民迁到了辽上京临潇府周围,以便监视。不久,辽太宗耶律德光又在东丹国右次相耶律羽之的建议下,将大批渤海遗民南迁辽东,西徙两河(演、土)

  流域。耶律羽之在奏议中即明言:渤海国之亡,是“先帝(指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因彼离心,乘衅而动,故不战而克。天授人与,彼一时也。遗种浸以蕃息,今居远境,恐为后患”④。契丹族统治者将渤海遗民南迁辽东,亦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方法,将原来在渤海故地集中居住的各部,迁至辽东之后,全部分散打乱,以防其相熟者聚众闹事。以原渤海国中京显德府为例,即可以证之。该府原辖显、卢、铁、兴、汤、荣六州,区域在今吉林①《辽史》卷103《萧韩家奴传》。

  ②《辽史》卷33《营卫志下》。

  ③参见《辽史》卷33《营卫志下》;同书卷35《兵卫志中》。

  ④《辽史》卷75《耶律羽之传》。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辽代  汉族  及其  分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