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   > 满族文化

满族文化

刘庆华:满族姓氏何时出现的?

2014-02-09 18:04 《满族姓氏录》(内部资料) 刘庆华 5117
最初是表示血缘关系的称谓,即血族团体的称号。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原始氏族不断分化,形成众多的女儿氏族,这些女儿氏族血缘团体又冠以了新的血族称号。所以新的姓氏不断增多,最后形成了六百余个满族哈拉(姓氏)。
  满族姓氏的源流满族姓氏形成於氏族社会

  最初是表示血缘关系的称谓,即血族团体的称号。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原始氏族不断分化,形成众多的女儿氏族,这些女儿氏族血缘团体又冠以了新的血族称号。所以新的姓氏不断增多,最后形成了六百余个满族哈拉(姓氏)。

  满族姓氏何时出现的?

  有人说满族的姓氏产生的很晚,甚至有的人说,直到清初才有姓氏,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满族姓氏产生的时间是很久远的,是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我们从满族姓氏的函义来看,有些姓氏就是由图脚崇拜的动植物等而命名的。如散处长白山,英额、珲春等地的钮祜禄氏,其意为狼(Niohe),当是以狼为此部族的原始图腾象徵,后取其同音郎字为氏。

刘庆华:满族姓氏何时出现的? 图1

  世居宁古塔、那木都鲁、哈达、赫图阿拉、叶赫、黑龙江等地方的萨克达氏,其意为野猪(Sakda),即以野猪为图腾,演而为该部人的姓氏。诸如此类,尚有世居辽阳的尼玛哈氏,其意为鱼(Nimaha)。散处哈达等地方的乌雅氏,其意为猪(Ulgiyan通称)。世居黑龙江的绰罗氏,其意为桃子(Toro)等等。满族姓氏的起源虽然如此之早,但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的御用史家抱着封建正统观,对祖国的少数民族,从来都是歧视的,不是称为“夷”,就是称为“蛮”、“狄”,即使在遣字上也耍加上“虫”、“犬”旁以鄙之。在其撰述的各种史料中,对於少数民族的大量史实往往忽略不载,即使记述,也是极简略的。

  由此,满族先人姓氏史料(其他皆然)极其匮乏,今天想搞清源流是困难的.特别是在汉朝以前,就连个名字也难以寻觅,姓氏就更无从谈起了。隋唐以后,才有迹可寻,渤海、辽、金时期才有可靠的记载,我们要搞清满族姓氏的源流,就不得不从后来的史料中进行分析而滢洄探源了。

  满族先人的名字,最早见於《魏书?勿 吉传 》,“延兴中.遣使乙力支朝献……(太和)九年复遣使侯尼支朝献……十七年,又道使入婆非等五百余人朝献。景明四年,复遣使俟力归等胡贡……兴和二年六月,遣使石久云等贡方物”,记载了五个人名。在《隋书·靺鞨传》中,只记载了“渠酋度地稽率其部来降,拜为右光禄大夫”一人之名,但不知其姓氏。到了唐朝始见记有满族先人的姓氏,《新唐书·渤海传》中说:“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 。”大氏为渤海国王姓。此大氏为满族先人姓氏最早见於史籍者,从史料中得知,此姓在隋朝以前就为人所知的显姓。

  辽代此姓显要人物有大素贤,南府宰相大康义、中京留守保节功臣大公鼎、名州刺使大昌嗣等等。金代有大家奴,大昗等。其后此族渐微,从史料中很少见到,但此姓至清代仍有知名人物,如世居杭间的满洲镶黄旗人三等轻车杯尉色海即姓大佳氏(《皇朝通志》氏族略七)。大佳氏即大氏,佳即家之意。近人陈述在《金史拾补五种》中记:“《三朝北盟会编》巷三所称唐时女真三十姓中,有排磨申氏,婆由懑氏”(卷三金史氏族表)。

  至辽代,靺鞨族又被称作女真人,其姓氏有了较多的记载。如纥石烈氏、完颜氏、乌古氏、没拈氏、敌烈氏、斡鲁氏、乌丸氏、温都氏、不术鲁氏、术虎氏等。完颜氏从辽金至清末仍称为完颜氏。乌古氏在金代写作乌古伦氏,元代写作乌古孙氏,明代写作乌古孙氏,清代写作乌库哩氏。没拈氏,金代写作抹然氏,元代亦同,至清代写作穆颜氏。术虎氏,金代亦写作术虎氏,清代写作珠赫酹氏。不术虎氏,金代写作孛术鲁氏,清代写作博都哩氏。纥石烈氏,金元仍写作纥石烈氏,清代写作赫舍哩氏。金代的奥屯氏,元代亦同,清代写作敖托或鄂托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