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建州女真迁徙新证
2014-02-16 22:35 抚顺七千年 董万崙
5111
建州女真火儿阿部(胡里改、忽儿海)和斡朵里部(斡都里、吾都里)原居在牡丹江口,后来在明洪武年间,分别在其首领阿哈出和猛哥帖木儿的率领下迁走了。对建州女真从牡丹江口迁出后,是否涉居到回波江(辉发河),史学界是有争论的。
明代建州女真迁徙新证
董万崙
建州女真火儿阿部(胡里改、忽儿海)和斡朵里部(斡都里、吾都里)原居在牡丹江口,后来在明洪武年间,分别在其首领阿哈出和猛哥帖木儿的率领下迁走了。对建州女真从牡丹江口迁出后,是否涉居到回波江(辉发河),史学界是有争论的。
持肯定看法的人所持的根据主要有如下三条:
《李朝实录》太宗十一年四月丙辰:
“东北面吾音会童猛哥帖木儿徙于开元路。……猛哥帖木儿尝侵庆源,畏其见伐,徙于凤州。风州即开元金于虚出(按,即阿哈出)所居。”
同实录世宗六年四月辛未:
永乐二十二年阿哈出之孙李满住迁到婆猪江(浑江〕后,其管下沈指挥来到朝鲜小甫口子说:“吾等在前于建州卫奉州古城内居住二十余年,因鞑靼军去二月十七日入侵,都司李满住率……一千余户到婆猪江居住。”
同实录世宗六年七月乙亥:
阿哈出之孙李满住管下指挥玉古只等到朝鲜江界、满浦口子言曰:“原居回波,江方州等处,为因鞑靼兀狄哈侵耗,前年受圣皆,搬来姿猪江等处。”
这里提到的凤州、奉州、方州,皆一地名的不同音译。回波江是朝鲜的称谓,中国称之为辉发河。
多年以来,不少作者认为阿哈出的火儿阿部,从牡丹江口迁出后,到达了“东开原”,即绥芬河流域的今东宁或双城子;又认为猛哥帖木儿的斡朵里部,后来也迁到这里。他们都否认建州女真迁到了回波江[1]。
笔者翻阅了《李朝实录》,发现大量的资料证明,火儿阿部和斡朵里部,都曾经迁居到“回波江的凤州”,从未到过绥芬河流域的所谓“东开原”。本文仅用这些新资料,对建州女真迁徙的历史,试作一“补缺”、“订误”的论证。
一、“阿哈出徙居的凤州”在辽东附近的回波江
明洪武年间,阿哈出的火儿阿部从牡丹江口的火儿阿城迁出后,几经辗转,到达了凤州。这个凤州在今吉林南部的回波江,并不在绥芬河流域。
(一)“阿哈出徙居的凤州”毗近辽东
永乐二十二年阿哈出之孙李满住,率部族从回波江的凤州(方州〉迁到了婆猪江(浑江〉,其原因是,“居地连达达地面”,‘屡遭鞑靼的侵扰,经奏请明廷批准,始“徙居婆猪江”。这件事在上文征引的《李朝实录》中,已有几处记载,今再引一条为证。世祖八年十二月丁亥记:
“〔满住〕书契曰:永乐二十年太宗皇帝谕父于许乙主曰:‘达达侵扰,汝是皇亲,若被掳,则名誉不美,汝可移居蒲州地(按,即婆猪江),朕当谕朝鲜国王。’永乐二十二年移住。”
这个记载明确地告诉我们,“阿哈出徙居的凤州”在辽河上游一带。如果凤州在东部的绥芬河流域,李满住部就不会因避鞑靼之侵扰而迁走了。
宣德三年鞑靼又进犯凤州,住在婆猪江的李满住部众受到了威胁,欲东逃鸭绿江边。《李朝实录》对此事记载说:
李满住管下指挥童所乙好告江界兵马使云:“鞑靼军马自相攻战于凤州境上,来整军装,若向婆猪江来,则我辈难居,愿来鸭录江边。”[2]
这说明,凤州距婆猪江不甚遥远。因为假若凤州在绥芬河流域,鞑靼如往犯,那么李满往的部众当然不会在地隔数千里的婆猪江受到威胁,更不会欲奔逃到鸭绿江边。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十五世纪朝鲜王朝与明皇朝对建州女真部的争夺
- 下一篇: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兄弟阋墙
相关文章
-
10-01明代初期建州女真的社会形态
-
09-25明代女真社会的商人群体
-
09-08略谈建州与建州女真的兴起
-
08-06岌岌可危的明代烽火台遗存(全景)
-
01-28明代在辽宁实行军管 鼓励军事屯田
-
01-02明末辽东“弃地”案考实
-
12-28明代中期对建州女真的五次种族灭绝性屠杀
-
11-30吴晗先生谈建州女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