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一水库放水施工露出明清古城(2)
2014-03-18 06:04 《辽宁日报》2012年7月11日 赵天乙
4516
一座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在水下淹没54年后,重新回到眼前。明清时期着名的流放地——尚阳堡旧址,由于铁岭清河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悄然浮出了水面。7月3日,“尚阳堡旧址勘验行动”开始,省市相关...
多知道点
清代三大流放之所
尚阳堡是明长城下最北方的边堡之一,明朝时叫“靖安堡”,位于开原城东约20公里处,也就是现在的铁岭清河区杨木林子佟家屯附近。
清朝建立后,这里更名尚阳堡。1633年成为了朝廷的发配免死人犯的流放地。一大批当时十分有影响的重臣高官相继被发配到这里,之后有很多人又被重新起用。这个特殊的地方,当时朝野上下,无人不知。顺治帝、康熙帝曾多次在“圣谕”中提及尚阳堡。
清代,共有三大“流放之所”,一是今黑龙江宁安的宁古塔,二是卜魁,即现在的齐齐哈尔,三就是尚阳堡。
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数百位因“触犯了文字狱”或“直言上谏”或“被陷害”的大臣、文豪被流放到尚阳堡。
银冈书院被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定位为“东北第一书院”。它的缔造者就是个“流人”,名叫郝浴。郝浴26岁中进士,授刑部主事,28岁授湖广道御史,巡按四川。正在其仕途如日中天之时,1654年,受吴三桂陷害,带着妻子被流放到尚阳堡。
因蒙冤而被流放到尚阳堡的还有编纂了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例最完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的陈梦雷。 曾浩 李炳忠特派铁岭记者赵天乙
2 下一页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伪满大臣张焕相自建的神社什么样?
- 下一篇:辽东半岛石棚是墓葬还是祭祀建筑
相关文章
-
10-231961:抚顺市水产养殖场见闻
-
10-22珍贵资料:大伙房水库建设场景
-
09-19水库大坝存在50多年的“高山低头”被替换
-
08-18伪满皇帝御车曾行驶在抚顺街道上
-
05-10新中国第一代女挖掘机手宋玉琴
-
05-10大伙防水库是怎样建成的?